……
人性本惡?人性本善?
舒琳無法回答整個人性,可她卻能回答自己的人性。善良是與她沾不上邊的,自私才是深刻於她基因的序列。
她難得記住的過往,也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連她自己都覺得這種念念不忘過於小心眼。
爸爸讓她自己學挑魚刺,是為她好,為了讓她獨立。
老師讓她不要在意同學的綽號,也是為她好,因為寬鬆能讓她在班級裡更好與同學相處。
而事實上,他們是對的。在舍友不會修電腦、修寬頻的時候,舒琳就對著網路上搜尋的知識,一點一點摸索起來。她從不會像其他女生一樣,遇到一點事就對著老師、家長、男友喊“我不會,你來幫我”。她的事情從來都是自己做,從來沒有向其他人求助,因此,舒琳每次參選班幹部都會被選上。
她的能力自小學至大學向來被其他人認可。他們或許不太願意與這個氣場十足的女生往來,可並不妨礙他們選她當幹部。因為沒人希望自己班級活動的時候出醜。而且班幹部越能幹,他們自己要費心的事不就少了嗎?
老師說的話也是對的。沒有必要將那些口頭禪放在心上,他們也不過是說說而已。可能是不知道怎麼與她相處,藉此引起她的注意力。也可能是對她受老師偏心不滿,故意說話刺她。而不論是哪種理由,舒琳都沒有必要與他們計較。吵架的結果只會讓她更為煩躁,不會給她帶來任何好處。寬容卻能幫她更“成熟”。
他們是對的。已經長大的舒琳非常清楚這點。
所以她才認為自私是她的本能。
因為他人的好意並不能讓她開心。
心是騙不過自己的。自己沒有辦法欺騙自己的心。每當回憶起這兩件事,浮上心頭的既不是感恩,也不是對年幼不懂事的調侃,而是悲傷。
她記不清那時父親和老師的表情,周圍場景也是白茫茫一片,可她卻記得當時自己的眼淚是什麼溫度、舔到嘴裡又是什麼味道。
眼淚舔進嘴裡,是有些燙的。不過她也分不清是眼淚燙,還是臉頰燙。總之是那種劣質檸檬汁加熱後的味道。
年幼時什麼都不懂,忘得也快,也不知道自己能記著的事情代表了什麼。而當她繼續學習,學習怎麼做人、怎麼自省之後,舒琳就對自我產生了深深的厭惡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初中的政治課,雖然叫政治,但其實與政治一點也沾不上邊。那時學生們都喊它“思想品德課”。雖然無聊,卻是大家都期盼的課。
畢竟能聽故事,誰想去做數學題呢。不過政治老師時常有事,真正上的時候並不多。反正只是為了小高考準備的,初二時候把發下去的資料背熟保準過。於是大家也都把它當作放鬆身心的課程。
難得幾節課,老師也不會講些長篇大論,就提了些老生常談的問題。
“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我知道在座有一些同學家境很好,可你們沒有見過真正的富人。你們的家境其實在真正富人眼裡不值一提。搞房地產、賣房車就意味著有錢嗎?你們知道家裡資產的具體數目嗎?你們有見過父母談生意的合同嗎?你們去過證券公司、討論過自家公司的股票嗎?其實你們根本不清楚家裡的真實狀況。”
“你們的父母,為了讓你們安心學習,把生活裡的一切困難都擔了下來。所以你們只能看到他們很有錢,可能在你們眼裡他們成天吃喝玩樂,想去哪兒開個車就去了。然而他們只是在進行人際交往。當然,這些你們以後會慢慢懂。老師只能奉勸大家,就我們班的經濟狀況,沒有一位同學是能像電視劇裡一樣當個公子哥的。你們要是不信,還繼續玩下去,以後有的是時候後悔。”
喜歡與世隔絕的理想鄉請大家收藏:()與世隔絕的理想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