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各村裡的商店擺放的物品突然豐富了起來,小到孩子們吃的零食糖果,玩具書本,大到女人們喜歡的各種漂亮布匹,還有各式各樣的食品極大的豐富,炸雞烤鴨滷肉,林林總總佔據了好大一櫃臺。
引進了幾位夫子,開設學堂,教書育人,充分滿足大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
大鬍子站商店外,憂心重重的對李小紅說:“這樣是不是不太好?這店裡的東西比進價貴了五倍都不止。”
李小紅很平靜,“就是試水,如果失敗了也沒什麼,這裡的收穫是外面的4到15倍。你看外面的人家,從年頭忙到年尾,一兩個月能吃一頓肉,就覺得幸福得不得了,可是這裡的人把糧食都餵豬。”
“這裡的各村各鎮居民們,不滿意的佔大多數吧,吃著鍋裡的還砸著鍋罵著娘,雖然我沒有親耳聽到,但可以想象得到。”
大鬍子尷尬的說:“這種人是少數。”
李小紅不以為然地說:“我原本以為大家能吃好穿好就滿足了,但是看來中國沿襲了幾千年的體制,還是有它的優越性,起碼滿足了人精神上的追求,價格高就是要讓他們辛苦奮鬥,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才有奮鬥的目標。”
有一個人匆匆進商店,看著櫃檯裡的滷肉,很是驚喜,家中的婆娘不會做飯,好容易看到點適口的,一問價格,跟店員吵了起來,欺負他搬進來不久,明明這肉在外面十個錢就能買上一盤,到了這裡居然要五十個大錢。
店員冷笑道:“這裡和外面能一樣嗎?剛進來的就是土老冒,你怎麼不說你地裡面一年收十幾茬呢?咱村裡就是莊稼不值錢,其他的都值錢。”
那人憤憤不平的衝了出去,回家想了半晌。還是叫了家裡的兒子,把家裡沒人吃的土豆蘿蔔裝了車運到店裡,讓店員算算價錢,居然還不夠一盤滷肉的錢。
那人怒了,開始罵娘,“你們這是吃人不吐骨頭。我這一大車東西都趕不上你們那一盤肉。”
店員齊樂說:“你算說對了,你十幾天就能收一車糧食,十幾天能養得出來一頭豬嗎?”
算算他應得的錢,直接把一把銅錢拍給他,說:“回去吧,慢慢攢。”
那人回去看地裡已經成熟好幾天,懶得收割的莊稼,提把鐮刀下地去了,還是快快收掉,加緊時間輪耕,多收幾車糧食,好換點好吃的回來。
劉家在金城郡裡有三家店鋪出售自家農莊出產的物品。這幾天,店鋪的小夥計不停喊著不同的內容。
“快來看,新鮮的蘋果。”
“快來看呀,新鮮的葫蘆,新鮮的土豆,還帶著泥巴的。”
“快來看呀....”
驟然增多的產品讓店鋪的掌櫃和夥計很詫異,還沒到大量收穫的季節啊。
要改革要發展必然會帶來陣痛,陣痛會損傷一部分人的利益,大家會吵鬧,甚至有些人會反抗,習慣了規則下執行,就會形成有序的生活規律。
要改革要發展必然會帶來陣痛,陣痛會損傷一部分人的利益,大家會吵鬧,甚至有些人會反抗,習慣了規則下執行,就會形成有序的生活規律。
如同中國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打破鐵飯碗,下崗分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