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已經被劉大媽打造成了自己的世界,李小紅要改變這種狀況,但不能一步而就,而要先做好人事更替準備。
夜很深了,李小紅在昏黃的燭光下寫寫畫畫,劉大牛過來給她加了件衣服。
“你又想要做什麼?”
劉大牛習慣了李小紅在每次有重大行動時,自己一人在紙上畫來畫去。
“我要把劉大媽換掉。”李小紅低低的聲音說,雖然對劉大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要防止隔牆有耳。
劉大牛輕輕地摟了摟她,什麼都沒說,這就是無言的支援。
劉大牛一直遵守劉家男人的原則,從不『插』手家庭內部的事務。
但他看出近年來劉大媽的威勢,逐漸凌駕在李小紅之上。
許多劉大媽親手招進來的人,只聽劉大媽的話,所謂奴大欺主便是如此,只是要把一座山挖出來不容易。
第二天李小紅與劉大牛夫妻倆單獨拜訪了常知府府上。
常知府夫妻異常熱情的接待了李小紅夫妻,作為訊息靈通人士,他已知道劉家新出了個舉人,剛剛與慶陽侯府結親。
以後大家就是同事了,同為官場中人。和以前的官員與治下的關係又有不同。
李小紅開門見山,反正都是老熟人了。
“劉家打算把古浪縣的帳房學堂搬到府城來,這樣可以造福更多的人。”
“太好了,去年,我就提出過這樣的建議,可惜劉夫人你不同意,搬學堂是麻煩,牽一髮而動全身,不過,把學堂搬到環境更優越,人口更集中的地方是件好事。”
常大人熱情地回應,帳房學堂在古浪縣不溫不火,受制於古浪縣人口、交通等各種條件。
若是帳房學堂能搬到府城,這裡是交通要道,人口密集,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商人眾多,不僅帳房學堂生源更多,更紅火,眾多學生素質提高,文化水平提高,這也是當地官員教化的功勞。
“學堂搬家可是一項大工程,首先需要一大片空地,其次校舍的建設,現在春耕剛過,應該能找到人手,再一個整個學堂搬過來,當地學生的處置都很煩雜。”
李小紅眉頭緊鎖,她以前不想搬是怕麻煩,現在不得不搬,要不然,沒有人才選拔基地,怎麼打造劉家的產業鏈,怎麼實現劉家的分權與集權層級管理體系。
以後的劉家不會只有一個大管家,她打算設立幾個管家,每人分管一塊產業,避免權力過於集中於一人。
還要有監督體系,劉家的產業過於分散,農業、學堂、制瓷、製糖、酒業,需要有一個審計部門,每年對這些產業進行帳務審計,還有事後的約談、整改、處罰等。
形成良好的管理體系,大家各司其職,才能讓李小紅這個主人閒下來,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
喜歡重生浣衣女請大家收藏:()重生浣衣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