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李小紅在京城裡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把李媽媽接出來,去拜訪御醫。
這件事情她是揹著劉家其他人做的,沒有人知道,李媽媽來過京城,逛過繁華的長安,見識了千年後聞名於世的朱雀大道,欣賞了唐朝著名的佛寺道塔。還品嚐了最有名的小餛飩、瓷涼粉、辣豆腐乾等等小吃。
在李小紅贈送給御醫一枚三十年生的人參後,御醫覺得這劉家人不僅人脈廣,在宮裡認識貴人,領導直接安排他來看病,而且出手也如此大方,不知是何方神聖。
御醫仔細地給李媽媽號了脈,李媽媽的身體其實就是老病,人老了,精氣神兒就沒了,開了幾個溫補的方子,讓患者根據季節變換自行服『藥』。
李媽媽關心地說:“我這女兒身體也不好,麻煩你也給她看一看。”
李小紅正有此意,積極配合的伸出了手,御醫號了脈後,說李小紅是五脈失調,陰陽失衡。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內分泌失調。
御醫給開了個方子,熱心地詢問劉家居住地。介紹了一位居住在甘肅道金城郡的退休的老御醫,讓她們定時到老御醫那裡進行調理,甚至還熱情的把介紹信送上。
李媽媽感嘆,這根人參送得真的太值得了,不僅看了病,而且還得到了一個長久的家族醫生。
為了李媽媽的健康考慮,李小紅匆匆把李媽媽送回了空間裡,讓空間的靈氣滋潤著李媽媽的身體,看李媽媽疲憊的睡了過去,李小紅才放心的回到京城。
通化門呂家,殺神和劉三牛與眾親兵正在與呂家人告別,每次告別都是一種折磨,每一次都可能是生離,也可能是死別,也是期盼等待的開始。
這次為了照顧孕『婦』不能大喜大悲,大家都剋制著。劉三牛在旁邊傻愣著說:“妹妹你放心,說不定過幾個月我們還能抽機會回來看你和外甥。”
雲亦絲勉強地笑了笑:“借你吉言。”
少夫人的貼身大丫鬟,又被旁邊的婆子擰了一把,痛得她眼睛都紅了,婆婆,我真的不傷心,下次我帶點辣椒麵好嗎?你的手可真重。
劉家人收拾好行李,正打算出發,劉大媽卻來請李小紅,原來劉白氏不願意離京,要求多待一段時間,她還沒有好好的逛一逛京城的景『色』,還沒有好好的品嚐京城的特『色』小吃,就這樣回去了,實在太不甘心了。
李小紅淡淡的說了句:“那隨你便吧,反正我們今天就回去了,你要在這住就先住著,只不過這宅子本來就沒有人住。”
“老四媳『婦』陪嫁過來的人都要跟她回去住對月,你在這裡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了,我把七仔留給你,到時他護送你一起回來。”
劉白氏對這個突然啥都不在乎的兒媳『婦』,頭疼不已,以前這兒媳『婦』還注意孝道,現在怎麼啥都不在乎了。這樣的人最麻煩了,不好對付呀。
只能說李小紅經歷了京城這麼多事,成長了,對有些事更看得開了,人生匆匆百年,若是不能過得舒心自在,天天壓抑著自己,那豈不是白過了一生。
劉白氏想了又想,來的時候也是七仔跟著,她吃盡了苦頭,七仔畢竟是一個半大的孩子,吃穿住行的照顧一點都不用心,風餐『露』宿對於七仔來說是一種樂趣,對劉白氏來說是苦不堪言。
琢磨來琢磨去,劉白氏說:“不如你把劉大媽留給我,我覺得劉大媽照顧人還是比較行。”
劉大媽在旁邊聽著不願意了,說:“老夫人,說話慎重,我雖然是夫人的僕人,可是我的職責只在於照顧夫人,老夫人可不在我的職責範圍內。”
“這話怎麼說的?你是我兒媳『婦』的僕人,那可不就是我的僕人。”
“差距大了去了。照顧夫人我是心甘情願,照顧你,我可是沒那本事。我怕哪天我們倆一起被人販子給賣了。你還在替人數錢呢。”
“呸,我有那麼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