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
劉文星屬於生徒,可少考一試,直接參加春闈,甘肅道的春闈在府城金城郡蘭州城)舉行,五車學堂共選出了二十多個學子參加考試。
學堂已經為這些學子們做好了試前準備,安排了帶隊老師,甚至包下了府城的一座客棧,令每名學子準備一兩銀子,支付相關費用。
當然學堂也不反對富有的學子出去單住,但出去單住的一切自行負責,所以所有的參加考試學子,無論家富家貧都安心地聽從老師安排,畢竟老師每次春闈都參加,富有經驗。
李小紅和其他家長一樣,鬆了口氣,有學堂負責那是最好,家裡人陪上去,人生地不熟,處處困難,哪有學堂方便。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
在甘肅這片廣袤的大地上,學風不如南方深厚,這裡的學子都是考的明經科,即便如此,能中的也是鳳『毛』麟角。
學子們要提前一個月出發,在路上的行程就要三四天,讓學子們在府城住一段時間,熟悉水土,理順身體。
在送走劉文星的第二天,雲大娘一臉凝重地來找李小紅,居然是來辭行的,李小紅難受極了,她原本是把雲大娘當成一生的朋友來交往的,沒想到雲大娘卻要離開甘肅道。
一問之下卻是無言以對,原來三姐兒到了京城以後,成為雲家最小的女兒,雲家身為皇商,雲家的女兒本身就擔負著聯姻的作用。
目前有四品官的嫡子相中上了三姐,身為三姐的母親,雲大娘不得不離開古浪縣,回到京城去。
李小紅留戀地問:“你還回來嗎?”
“回不來了,我原本也是皇商之女,當年怒馬鮮衣,青春無限,我和我家那口子一見鍾情,他是武將出生,原本以為能夫唱『婦』隨一輩子。”
“卻不料想,他一入伍便被分到了甘肅道這邊,而我則留在京城侍奉公婆,婆婆看我這樣的商人之女,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而我也忍受不了婆婆對我的百般刁難,便趁著夫君回家探親的機會,請求與他到這裡,共同駐邊。好景不長啊,他在一場戰事中馬革裹屍,而我因過度悲痛流產了。”
“孃家想讓我回京城,我不想回,我所有的美好時光都是在這邊度過的,這裡葬著我的丈夫和兒子,我是想在這守一輩子。”
“可是三姐不能沒有母親,那吃人不吐骨頭的京城,我得去教她怎樣跟婆婆鬥爭,怎麼樣處理婆媳關係。”
“還要想辦法為她撐腰。那裡畢竟還有我的孃家,父母已經垂垂老矣,我要再不回去,只怕這輩子見不著了,我都回去之後,再想出來就難了。”
雲大娘把一個符交給了李小紅,囑託著,“這是錦繡坊的符,有此符的人是錦繡坊終身的朋友,所有委託的繡品都可以按成本價提供,不要一分錢利潤。”
“而且,隨時憑此符抽調五十兩元以下的金額,大家都知道,繡坊利小,這個符能動用的金額也就這麼多,這是我能為你做到的最後事情了。”
李小紅拉著雲大娘的手,哽咽得不能喘氣,真心地不想失去這個朋友。
雲大娘摟著好朋友,嘴巴伏在李小紅的耳邊,輕聲地說:“你要對小妞好一些,最好讓大寶或者小寶娶了她,但是別讓她去復仇,她這一輩子也報不了仇,可是有她在,你們家的路會很順暢。”
李小紅只是流著淚點了點頭,傷心得說不出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