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劉老實來送菜時,只說那些菜裡有兩簍子是小叔家的,小叔不好意思來見李小紅,便讓他帶過來了。
李小紅知道農村的習慣,有點衝突可以和你成生死仇人,若是有一點利益也可以立馬摟著你的肩膀稱兄道弟。
小叔家畢竟是親戚,就算撕破臉也不能把人『逼』的沒活路,他家裡還等著這些錢娶兒媳『婦』呢!
聽說已經相中了一個,準備定親了,若是小桃今年定親的話,雖說能收點聘銀,但也要開始準備嫁妝了。
李小紅畢竟是個面軟心慈之人,而且當日小嬸沒當著她的面罵,對劉大牛轉述的沒有切身體會,只要別人不罵到她臉上來,她還是不願把事做絕。
照著原樣把菜收下,按市價先把銀兩付給了劉老實,讓他帶回去。
劉老實問:“小桃現在不在家,你看你家裡有什麼,我可以幫忙乾的。”
李小紅想了想說:“我本想把原來那個牛棚的地方挖個兔子窩,可是大寶爹最近忙著幫人家秋收,除了前兩天小桃的事趕回來一趟,這幾天一直都不著家。我想現在養上一批兔子,趕著過年的時候,正好出籠。”
劉老實一聽,說:“這是正事,現在我就去給你把窩挖好,你趕天黑就可以把兔子捉回去放上。”
劉老實開開心心地走了,他想趁這個機會可以跟大寶小寶好好玩一會兒。
劉老師最近經常到劉家小院來,自覺跟大寶小寶很親熱,只是大寶小寶從小沒在他跟前長大,總是與他有些隔閡。
沒過幾天,李小紅便聽說街上有戶人家,把自家兒子打了一頓,關了起來。
聽說那孩子喜歡小桃,想讓父母來提親。那家人的對外說法是,嫌小桃孃家太窮,兩家不夠門當戶對。
李小紅心中嘆息,不管是沒有看中小桃這個人,還是沒有看上她的孃家,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小桃的事又懸在這裡了。
一派秋收景象的劉家莊裡,劉老實蹲在地上抽著旱菸,默默地發著愁。
劉白氏見不得他這個樣子,問他:“你這幾天都在愁什麼?”
劉老實嘆了口氣,說:“我那天去給老大家裡挖兔子窩。老大家裡忙的不得了,老大去幫人家收莊稼,大媳『婦』要忙著看店,每天天黑了才能回去,家裡就一個老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還有一大群雞,院裡還有那麼多莊稼,老媽媽忙的連飯都吃不上。”
“我去了讓我幫忙帶著孩子,老媽媽趕著給做了點飯。唉,人家老媽媽70多了,又不是咱們家的人,這樣忙下去不是個事兒。”
劉白氏利索地把正在納的鞋底一卷,說:“這事,我去想辦法。”
要說劉白氏在村裡也是有幾個關係好的老姐妹,大家差不多年齡,一起做新嫁娘,一起生兒育女,一起經歷緊張的婆媳關係,一起經受困難的家境帶來的巨大壓力,大家互相較著勁,相互攀比著,有時也相互幫助著。
劉白氏就是去找她的一幫老姐妹的,誰家裡沒幫窮親戚,可要找個合適老大用的就不容易。
這幫老姐妹都已經兒孫成群,要說過得太慘的,劉白氏也不會結交。
對於不用自己出錢出力就可以幫的忙,老姐妹們都很熱心,一會就貢獻出好幾個人選。
劉白氏決定一家家去看看,細細選選,大寶娘年輕面子薄,經歷的事也少,人嘛,總有優點缺點,能掙錢就是大寶娘最大的優點,劉白氏心裡明白,她決定為大寶娘好好把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