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村位於南北大道的中間,是南來北往的客商必經之路。
最近它的路口處,多了一處茶棚,這個茶棚是一對夫妻所開,它的特『色』是裝修較其他的茶棚高檔些,時不時的能出些新鮮時興的小點心,小菜做的也不錯,這對夫妻男的腿有一些跛,女的長得大方又漂亮,還帶了個妹妹。
妹妹的頭髮已經挽了起來,也是已婚『婦』人,這家的茶水不像普通的茶棚那樣只賣大碗茶,碗裡只有茶葉杆兒,他們茶葉相對精細,要高檔一些。
一些稍微有些家產的人路過這裡,都在這家高檔茶館裡落腳,這個高檔也是相比較而言,一個村莊的路口茶棚,再高檔又能高到哪裡去?
這裡路過的大多數都是腳伕村漢,能有個地方坐下歇息一會兒,有點水喝就可以了,至於那個茶葉,是根還是葉,對他們來說區別不大。
李小紅到這裡落腳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她之所以選擇這時落腳是因為這裡離古浪縣不遠,開茶棚是因為可以聽到各種訊息。
她就是想知道古浪縣前一陣到底來了什麼大人物?想起李小紅就有點恨自己,太遲鈍了,被別人折騰半天,連別人是誰都不知道,就被趕出了古浪縣。
寒冷的風吹了過來,李小紅看著遠方的天空,感覺明天要變天,她隱約覺得前輩子做剖腹產有傷口的地方,雖然這輩子沒有傷口,但是她時常能感覺那裡隱隱作痛,尤其變天的時候,又痛又癢。
她時常在想,這兩輩子也許都是不能割裂的,是有聯絡的。
她轉過身,回到茶棚裡,大姐正在灶前忙活著,劉大牛在劈柴,茶棚裡每天需要大量的柴,這是他的主要工作。
外面熙熙攘攘的又過去了一群腳伕,李小紅沒有抬頭,她知道腳伕是不可能進這個店的,這店收費相對高一些,通常會去旁邊那種小一點的茶館。
有的腳伕為了省錢,只要一碗水,自己兜裡帶的餅子饃饃啃一口,連飯錢都省了。
旁邊有人喊她大嫂,李小紅抬頭望去,看著這個又高又壯的挑著兩個大揹簍的腳伕漢子,有點不敢相認,這是三牛。
他比以前壯了很多,也高了很多,劉家茶館裡一家人匆匆見了面,三牛急著要去追他的夥伴們,李小紅急急慌慌給他裝了一些大餅夾滷肉,讓他路上吃。
原來三牛離開家的這段時間,一直在做腳伕,幫人家運貨,實實在在掙的辛苦錢啊!
李小紅也不知這幾個月三牛經歷了什麼?從一個黑黑瘦瘦畏畏縮縮的男孩變成了一個粗壯結實的魁梧大漢。
天慢慢暗了下去,黑黑的樹林上面一輪彎月慢慢的升了上來,李小紅盤點了一天的收支,一家人就著小小的油燈吃著飯。
大姐跟二姐學了幾個月,廚藝確實有了很大提高。
二姐還在古浪縣城裡,她的工作沒有受到影響,仍住在寡『婦』家,同時打兩份工。
李小紅偷偷的去見過她幾次,她只說一切都好,讓家裡人不要擔心她。
外面傳來砰砰的敲門聲,大家互望了一眼,劉大牛站起身來去應門。
這裡開門做生意不像在縣城裡那麼安全,畢竟地處荒僻,周圍住的人少,風險比在城裡要大得多。
劉大牛隔著門先問了一聲:“誰呀,已經打烊了。”
外面一個粗豪的男聲說:“店家,我們錯過了宿頭,想找點吃的喝的。”
劉大牛道:“我這裡沒法住宿,只提供茶點,現在火已經熄了,沒有辦法再做茶點了,您往前再走幾十米有客棧,他們可以提供住宿和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