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李小紅提了一桶石灰回來,用石灰在門口寫了一個大大的“洗”字。
大姐和李媽媽問她這是做什麼。
她解釋,每天這樣太浪費時間和人力了,她決定,讓大家把衣服送來洗,價格可以定得低一些,這樣大姐就不用天天不停的往外跑,她們兩個人就可以承擔所有的活了。
大姐一聽也非常贊成,因為她日日要出門收衣服送衣服,家裡的活計難免有一些會落到李媽媽身上。
她很不放心,家裡只留70多歲的老人和兩個一歲多的孩子。
夜深了,遠遠的傳來蛐蛐的嘶鳴聲。
李媽媽和李小紅,一人睡在大炕的一邊,中間睡著兩個孩子。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越來越粘李小紅,大姐二姐淪為了陪玩。
李小紅覺得,孩子大了,不好糊弄了,有時騙他們,媽媽去噓噓,都沒法溜出去。
李媽媽看看李小紅沒有說話,眨了眨眼,李小紅明白媽媽的意思。
李媽媽憑空消失了,她進入到了空間。凡和李小紅有血親關係的人都可以自主進入空間。有時李小紅想,這難道是李家特產。
空間裡頭已經隱隱約約可以看見空中,有一輪又小又高的月亮,朦朦朧朧,不是太清楚。
李小紅每天堅持在空間裡忙碌,效果還是可見的,而且她發現小院兒好像擴大了一些,原來可以種四壟地,現在已經可以種到五壟地。
李小紅看著已經成熟的西瓜,發愁地問母親:“熟了這麼多的西瓜,再放下去可都壞了,能不能拿出去讓大家品嚐一下,院子裡種的西瓜還沒有熟。”
李媽媽不贊成地說:“你不要冒險了,我在院子裡搭個暖棚,把那幾個西瓜棚上,等到外面的西瓜熟了,再把這個拿出去吃,就說是外面地裡長的。”
空間裡種的苜蓿已經深翻過幾次,土質有了很大改善,李媽媽甚至在這裡面種了一些棉花,因為李媽媽對種棉花最有經驗。
棉花非常的費人工,從選種、曬種開始,到追肥整枝,學名叫整枝。
李小紅小時候叫“打頂尖”,就是把長得太高的棉花生長點摘掉,做這個活要狠心,下狠手全掐掉,要不然會瘋長,不長棉花,光長葉子和杆。
最累的最後的活摘棉花,幸好這裡面積不大,李小紅小時候學校裡有硬任務,採棉期間所有學生每天須摘夠多少斤棉花,集中吃住,完不成任務不讓回校上課。
那可是天天弓著腰,兩個手像車輪一樣飛速地轉,成天抬不起頭,從太陽還沒出來到月亮高高掛在空中,一天下來腰都不是自己的。
李媽媽因為年輕的時候高強度的工作,導致現在腰部病變,彎不下去腰。
李小紅不肯讓媽媽太辛苦,自己包了空間所有的種地活。
她想著種些棉花也好,到了冬天可以給大家做些棉衣,棉被。
這一天,李小紅和李媽媽約著要出門去,到錦繡坊做件衣服。
李小紅帶著大寶和二寶在門口等,左等右等李媽媽還不出來。李小紅對著屋裡喊:“媽,媽,快一點。”
大寶和二寶積極主動的幫忙,只看大寶扒著門邊,半個身子已經探到門裡去,只剩下胖胖的屁股卡在門外,對著門裡喊:“媽,媽,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