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歲對於常人來說,其實同仙人也相差不遠了,這裡頭的意思就是:他的五十歲等於尋常人的二十歲。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概念。
秦沚對北冥子極為感興趣,但北冥子常年在太乙山內山靜修,不問凡塵俗事,所以一時半會兒秦沚也見不著他。
這幾日聽赤松子談論時,他常常發出嗟嘆,說自己師尊北冥子有可能會成為莊周之後再一位立足‘天人之境’的道門絕世強者,甚至探求到傳說中的仙道。
秦沚真不好意思說什麼話去反駁他,老人一心向道,所謂的仙對老人來說可能就是心中道的終極。
索性隨他去吧。
秦沚也不喜去教授什麼奇怪的道家學問于山外山的弟子,太生澀難懂,他從頭到尾就沒打算去學這些玩意兒,繁重的工作全推給了另一位天宗長老廣成子,那長老年紀大了,也閒來無事,喜歡跟年輕弟子闊闊而談,一來打發寂寞,二來打發時間。
秦沚的任務就是每天負責楚香蘭的吃喝拉撒,如若遇見太陽好了就用先前編織的藤籃帶楚香蘭出去兜兜風,曬曬太陽。
他偶爾會去抓魚,那太白峰上順懸崖而傾瀉的關口有一處橫欄的小水湖,秦沚自己做了魚竿,沒有魚線,他就走到小水湖裡拿魚竿子打魚。
……
這是生活,往前百年,往後百年,山裡的人都是這麼過來的。
太乙山上的弟子天宗有四百餘人,卻極少見到秦沚,平日也都是廣成子為他們授課,後來每每聽幾位見過秦沚寥寥數面的弟子講述秦沚雖然年輕,但劍法卻高深絕倫時,他們便會開始腦補秦沚那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又聽說他常帶著一位腿腳不便的美麗女子在山中閒遊,於是又為秦沚腦補上了一段身世離奇,活去死來的感情,最後恩仇盡斷,攜子之手,雙雙歸隱山林。
……
如此,道門的長老雖然無趣,但弟子確是有聊,沒事喜愛冥想,不參悟天地之道,不參悟武學境界,專門參悟他人瑣碎小事,偶有所得,便覓得兩三知己,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曰:八卦。
……
這也是生活。
所以此刻站在周閣第九層樓的秦沚,非常想要找到老莊的那一篇《齊物論》,原因很簡單:秦沚妄想透過莊子親筆寫下的東西,窺探出他的生活。
如何知會一個人在想什麼?
猜嗎?
很明顯,這是最不穩定的一種方式,也是最蠢的方式。
莊周的筆下,早就寫過自己在想什麼,後人絞盡腦汁想要透過武功上的登峰造極去衡量前人不可超越的‘天人合一’,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武學與玄學之間,本身就是一條越走越窄的路,到了最後,真正走到極致的那些人才會發現,這兩者之間始終會有斷層,連線不到一起。
喜歡不在秦時做鹹魚請大家收藏:()不在秦時做鹹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