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才上映,媒體和網路開始紛紛造勢。
當然,我花錢了!陳謙默默道。花錢了就是不一樣。
元蕾是老朋友了,《南都報》用了一個二版來報道陳謙的新電影。
題目就是《不一樣的愛情,不一樣的陳謙》文中用了大篇幅來誇這部電影,從立意,到內涵,雲裡霧裡的一大堆。
而嘉偉則在《新京報》推出了婁夜的訪談《稽核公開標準是進步的體現》
文章另闢蹊徑,談了談婁夜對於稽核的看法,對於本劇幕後的小熱點和小秘密。
“曾經有一大段戲,我有些猶豫,擔心不會過審,還是謙子堅持,一定要拍,他說,現在稽核制度透明化,標準化,不用擔心,也不用自我閹割。”
還有什麼“我不擔心稽核,我只想拍出好電影來。”
還有,“當初謙子拿劇本來找我,我看完之後,就知道,這電影只適合他和周訊,除了周訊和他,沒有人能夠演繹的出來。”
.......
而各大論壇,bbs上熱烈的討論起來這部電影。
突飛猛進下,週五到週日,三天破三千萬。
很正常,國慶檔,拼的就是這七天。拿不到高票房就完了。
而可可西里呢?恩,還不到一百萬呢。這牛啊,吹破咯。
……
然後,意料中的,週一的時候開始有人帶風向了。
週一上午,西祠衚衕一封置頂帖子。“票房新高另有原因,陳謙涉及詐騙。”
“陳謙就是個騙子,他的小說其實是一箇中文系的老大爺寫的,他騙過來抄襲的。”
“一個青年人,能寫《那些年》能讓人接受,但是《鬼吹燈》這樣的大作。沒有一定閱歷的人寫的出來?”
“他私生活混亂,李曉然,高媛媛都是他的蜜。”
“他的電影之所以票房那麼高,全是靠騙自己粉絲才得來的。”
“群頭說了,哪個群買他電影票多,他就給誰在他公司實習的機會,結果買完了他不認賬了。”
李小平和楊康相視一笑,來了,來抹黑的了。
第一篇文章出來之後,果然,第二第三篇都來了。
娛樂圈沒好人,這話大家都深信不疑。
陳謙這人沒啥黑點,平時深居簡出,不泡吧,不喝酒,不亂交,不嗑藥,甚至連超速都沒有。
萬倩也沒啥黑點,這妹子連家門都不出。
這下好了。大家的狂歡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