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戛納之行不是很順利,先是《無間道》展映之後歐洲反響不好。
法國人民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
妥妥的撲街了,幸好姚瑤帶來了好訊息,好萊塢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
這種型別片果然深得美國人民喜愛,其實在柏林影展之後,好萊塢便開始關注這部電影。近三個月以來,《無間道》在美國進行了n場的業界試映,戲中警方與黑幫互派臥底,鬥智鬥力的創意,令各大公司極為讚賞,並相信翻拍版具有非常高的市場潛力。
追求者中,華納,夢工廠,派拉蒙和qandj最為熱情。其中qandj雖然是獨立製作公司,但是出品的電影擅長以小博大,而且有好幾本暢銷書的版權。
最終,qandj以200萬美元的價格拍下改編權,並且宣佈和華納一同出品。並且又華納運用強大的發行渠道發行。
此訊息一出,直接引爆了華語電影圈。因為這個價位,直接重新整理了亞洲各地電影版權賣埠價紀錄。
亞洲電影在這個時期其實不是很受好萊塢歡迎,上一個賣劇本的是東瀛的《午夜兇鈴》,幾十萬美元便賣給夢工場重拍,結果人家賺了數千萬。
兩廂一對比,民族自豪感瞬間爆棚,可謂無限榮光。
雜七雜八的算下來,陳謙應該能盈利200萬,恩港幣。
這投入產出比也沒啥了。
投入的500萬人民幣,盈利200萬港幣,也就是說,忙乎大半年,公司沒怎麼掙錢。
這種投資以後真得慎重,題材,題材最重要,那種反應法國人民沒有的生活的片子能賣出大價錢來,這種警匪片就算了吧,法國人,看不懂,不喜歡。
說道題材。
相比較而言《香火》和《制服》就好很多。還沒放映呢,就有幾家小型片商買了版權,
什麼瑞典啊,瑞士啊,丹麥啊,這些北歐的大漢,自身影視基本沒有,人民又需要娛樂活動,他們很喜歡在交易市場淘些第三世界國家的電影。
陸無雙商量了下,5萬一家,3萬一家的,都給賣了,差不多買了十幾萬美元。
成本才多少啊。五十萬的《制服》二十萬的《香火》算上後期製作,一共也不過一百來萬人民幣,合二十幾萬美金,這就差不多回本了。<k2聯絡,我有一種預感,《香火》應該能獲獎,到時候咱們再和他們談。”
陳謙拍拍無雙的手臂。
“無雙,你和百代,高蒙聊聊吧,他們在和瑤瑤那邊談《電鋸驚魂》的發行,讓我姐幫你引薦下,只和k2打交道不行,有競爭者才好談事情。還有一家叫id bunch的影視公司,去年才成立的,但是老闆是文森.瑪拉瓦勒,他可算戛納的老油條,我很看好他的發行公司。有空去那邊搞搞關係。”
5月22日,《紫蝴蝶》首映。
作為競賽單元的唯一華語片,在上映前就引起眾多矚目。一方面,是張子怡在西方的較高人氣;另一方面,婁夜本人在法國的人氣。
陳謙作為婁夜和劉夜的好友,一定是要捧場的,但是他選擇躲在後面偷偷捧場,和張子怡點點頭打個招呼,就坐在後面觀影了。
現場的反應不太美妙,開始放映後,便陸續有記者退場,直到影片結束,能容納1000人的影院中,退場人數已近兩成。
陳謙到是堅持沒走,不過看的極度不爽。
“婁夜這是砸自己招牌啊。”怪不得《頤和園》法國人不願意投資他,怪不得接《夏沫》的時候這麼痛快,這拍的什麼玩意,剪輯的什麼玩意啊。看來《夏沫》拍完了,剪輯這塊我得跟著。
總體上,這是一部失控的電影。樓燁延續了《蘇州河》的小資調調,並且更加肆無忌憚,通篇充斥著巴洛克式的結構影像,以及疊影、重複的跳接鏡頭。
拍的很失敗,張子怡同學還在首映釋出會上怒斥記者,真是一地雞毛。
而次日,媒體紛紛給出了意料之中的評價:
美國人坦承,看不懂,看不明白,不知道誰和誰是誰,有什麼關係。
東瀛人表示,我大東瀛的中村桑表現的一級棒,就是結局婁夜弄了些當時的紀錄片,實在是八嘎。
歐洲人則是愛的愛死,恨得恨死,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