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皮埃爾,王小帥導演介紹的,咱們能聊聊嗎?”
前文說過,柏林電影節偏好重大沉重歷史題材和現實主義,今年尤為嚴重,很多關注沉重歷史題材的大受歡迎,
《塵世之間》《大衛蓋勒的一生》《再見列寧》等等,都是這種調調的電影。。
前面的那些電影大多已經上映了,媒體朋友也紛紛對各大獎項進行預測,無論是《改編劇本》還是《塵世之間》都有可能獲大獎,影后差不多就是妮可了,而影帝,目前遙遙領先的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凱奇叔。
2月13日,晚上,寒冷。有風。
《盲井》受到的待遇一般,放映廳是一個500人的小廳。
不過主席科斯里克還是親臨捧場。
陳謙和李陽並沒有做太多的宣傳,不像國內很多電影一樣,買大幅的海報貼在會場周圍,只是印刷了一些小冊子和海報,把放映地點,時間,內容簡介印在上面,然後和貼城市小廣告一樣貼上在會場周圍。
得,好好的電影海報,成小廣告了。
和主席閒聊一會,嘉賓依次到來,陳謙和李陽一左一右,好像門神,迎接嘉賓。
首先來的,是很給面子的國師和張子怡。然後,劉振偉的人也紛紛來到。
又過了小會兒,突然在記者席上傳來了一陣陣的咔嚓咔嚓聲音。
眾人都很詫異,順著方向看去,見一位矮矮胖胖還戴著眼鏡的外國佬,正慢吞吞的踩上紅毯,神清氣爽,像一個老江湖。
新人記者紛紛四處打聽,這位是誰?而那些老資格尤其是法國老資格記者,則倒吸一口涼氣。
這位爺怎麼來了?
認識的人都知道,這位,法國電影界鼎鼎大名的皮埃爾里斯安。
這位戛納的大神不知道為什麼來到柏林,又不知道為什麼來看這部名不見經傳的內地電影。
“皮埃爾先生,真的太感激你抽出時間來看我們的電影。”李陽和陳謙連忙客氣道。
“陳。王是我的好朋友,我看了你在beijing bicyce裡面的表演,很好,王也向我推薦你新拍的電影,我相信你能給我帶來驚喜。”
原來又是王小帥的推薦。
王小帥這人,哎。對我恩重如山。這讓我怎麼辦?怎麼報答?
主席科斯里克和皮埃爾里斯安倆人互相看不順眼,當然,同行是冤家嘛。不過面子上過得去,還是打了個招呼,親切的擁抱了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好兄弟。
嘿嘿。
皮埃爾等嘉賓走完,然後是影評人和記者,最後是買票的觀眾。
“陳,你在這片子裡面還有裸露的情節嗎?”一個好看的妹子問道。
“額,請問你是?”
“我是法國的記者,我愛死了你的《十七歲單車》了,那大理石一般的軀體。”
好吧,這是奇怪的肉體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