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主任做的就是促進本地各個企業發展的工作。
此時聽到陳霄這麼一說,當即來了興趣。
“小陳,你去的地方多,見多識廣,你還知道什麼行業能賺大錢嗎,幫我參謀參謀如何。”
蔣主任此時的不恥下問,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要知道此時各地的負責人,可是極少有出國考察機會的,即便有他們能看到,瞭解的資訊也是十分有限。
反倒是陳霄這種嗅覺靈敏的商人目光有的時候可是比專業幹這個的蔣主任等人看的還要透徹很多。
什麼東西值錢,什麼東西有發展的潛力,最先知道和引進的往往都是利益至上的商人。
只不過陳霄心裡清楚,自己雖然知道很多能快速賺錢的辦法,可自己用還可以,但若是交給蔣主任,可就沒那麼管用了。
畢竟,有很多事情,自己心裡明白,但說出來,可就等於是洩露了天機了。
但蔣主任既然已經問出口了,不給他點乾貨,他還真未必會罷休。
於是陳霄絞盡腦汁想到了一個還算靠譜的生意。
那就是小商品集散地。
小商品,顧名思義,就是提醒和價格體量都非常小的商品。
比如說,手電筒,牙刷,牙膏等日常生活都用得上的小商品。
眾所周知,未來華國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在浙省,陳霄明知道,這方面深城並不是很佔優勢,卻依舊選擇推廣給蔣主任呢。
主要是因為,深城有著別的省市沒有先天條件,那就是距離港島非常的近。
港島有什麼新鮮的小玩意,這邊第二天就能知道。
這個時候的蔣主任和整個深城的人,還沒有意識到,做仿製品是一件多麼暴利的事情。
多了不用說,只要他們能搞明白三五樣小商品的生產流程,那在幾年之後做到一個體量超過幾個億的集散中心,完全不是問題的。
更重要的是,小商品對工業基礎要求不是很嚴格,很多普通百姓也能跟著做,這樣一來,就能大大的增加深城的工作崗位。
讓那些老兵也能有個依靠自己雙手來養家餬口的機會,這才是陳霄真正的目的。
當他將自己的這個想法,和蔣主任一說,沒成想蔣主任卻皺著眉頭道。
“小陳你個主意好歸好,可有兩個問題,我有些弄不明白。
首先就是小商品這種東西,既然入門門檻比較低,那為什麼大家要選擇我們生產的呢。
其次就是,小商品本身價值並不高,多數是以量取勝,但咱深城現在缺的就是人,沒有足夠的人手,怎麼能擴大產能呢。”
蔣主任不愧是領導,看問題的角度的確是全面。
但他考慮到的這些問題,陳霄其實也考慮到了。
於是他微笑著說道。
“蔣主任,你這是走入一個誤區了啊。
誰說,咱們人少了,過了邊界不就是粵省了嗎,那邊可是有幾千萬人呢,隨便找個村子,至少也能湊個萬八千人吧。”
“咱們完全可以將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部分,外包出去,最後在深城進行組裝不就可以了嗎。”
“至於說別人也能做,為什麼大家要選咱們,這點就更好解決了!
只要咱們的量足夠大,成本就能攤平很多,再加上咱們本地的稅收政策,成本也可以進一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