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霄捏著下巴想了想道。
“按理說,這年頭除了公共企業之外,很少有私營藥廠的批文能審批下來,咱們算是比較特殊的,那其他有意收購藥廠的人又是什麼身份呢,不可能人人都奔著那個即將被拆遷的廠房去的吧。”
胡雪華似乎感覺自己事情辦的不夠細緻,有些歉意的道。
“藥廠的電話我還留著呢,要不我再去給那個門衛打個電話仔細問問。”
陳霄輕輕搖了搖頭道。
“不用了,其實我大概也有個猜測,就是不知道這個猜測準不準。”
“陳總你想到了什麼。”
“其實也沒什麼,我只是想起了之前有人跟我提起的一件事,我想這件事或許和這個藥廠多少有點關係。”
正經的說起來,華國的改革開放其實是有階段性的。
從七幾年開始恢復高考,直到八幾年這整整的十年間,就是改革開放的第一個重要的階段。
這個階段從不斷的嘗試,直到確定真正的改革之路,中間摻雜著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這也正是這個時代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隨著時間慢慢來到九零年年代,改革的第二階段算是正式拉開了序幕。
而第二階段最典型的變化就是,下崗潮的到來。
但要說下崗潮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又是在什麼地方達到高潮的,數來數去最後還得看東北三省。
要知道,自打建國伊始,整個東北,曾一直被外界稱之為,老東北重工業基地。
全國幾乎一大半的重工業基礎都是建立在東北的確的。
不管是國防重工,還是鋼鐵重工,但凡能說得出重工行業,在東北都能找得到相似的影子。
但也正是由於,華國的重工業太過集中,導致整個東北的大多數工人基本上都是在大型企業中上班,很少有私營企業在改革初期冒頭。
而南方卻正好相反,因為工業基礎比較薄弱,轉而誕生了全國乃至全世界最龐大的輕工業產業群。
隨著華國逐步步入經濟化時代,重工企業不賺錢,輕工企業卻是賺的盆滿缽滿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不少人都感覺到了危機。
但由於東北的確,普通民眾對鐵飯碗的過分執著,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整個東北的輕工業或者說私營小企業都沒什麼發展。
這也就導致,讓越來越多的東北人才開始往南方遷移。
這也就是為什麼幾十年後,東北經濟從原本是全國領先地位直接跌入到末尾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陳霄之所以會想到這個事情,是因為他從這個藥廠倒閉中看到了未來整個東北的確經濟衰弱的主因。
下崗潮,人才流失嚴重,輕工業,私營企業的稀少,都是這方面的主因。
至於,這些東西和藥廠有什麼關係。
那就不得不說,九零年代發生在東北的幾件大事了。
就是外資企業的入場。
其實外資入場從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是九零年之後,突然變得多了起來而已。
喜歡重返1990請大家收藏:()重返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