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和陳霄結束通話電話的老廖,緊接著就給一個老友打了過去。
“三子,趕緊準備一下,哥接到了一個大活,這次要是弄好了,半年都不用開工了。”
三子算是他的御用攝像,是他手把手帶出來的,跟著他很多年了。
兩人是同一個村子出來的,老廖稍微年長他幾歲,三子就一直稱呼他大哥。
要說老廖這個大哥當得也挺稱職的,雖然他的技術也只能算是勉強,可他只要有活,就一定會叫上三子,從不讓自己這個唯一的小弟吃虧,有時候即便是賺不到多少錢,他也會用自己應得的那份報酬,來補貼三子。
老廖之所以對三子這麼好,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老廖的父母是村子裡面的漁民,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再一次出海打漁的時候,遇上了風浪,再也沒能回來。
當時還小的老廖就被一戶好心的鄰居給收養了。
那戶好心鄰居就是三子的父母。
那時候,大家都很困難,三子的父母僅是養活三子和照顧三子的爺爺奶奶,就已經很吃力了,再加上老廖這個孤兒,生活就更加的艱辛了。
不過好在老廖也很爭氣,雖然沒能考上大學,但他很快就憑藉聰明伶俐勁找到了一個在劇組打雜的工作。
有了工作的他,開始貼補家用,這才讓養父母家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
後來他在劇組待了幾年之後,總算是有機會當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導演了。
雖然只是一個拍廣告片的導演,和那些拍大片的導演沒辦法比,但不管怎麼說,他也算是一個正經八北的導演了,說出去他養父母的臉上也有面子。
只不過,港島這個地方,人才匯聚各行各業的競爭都非常的大。
他在這個行業裡混了好幾年,始終沒能混出什麼名堂來。
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中,他聽人說,國內此時很缺像他這樣的專業人才。
於是他就動了心,想要去國內闖一闖。
只是沒想到,碰上的第一個人居然就是景天。
最後繞了一圈,他又回到了港島。
本以為背靠陳霄這顆大樹,他總算是有機會一展所長,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導演了。
沒成想,跟著陳霄都快一個月了,他除了牽線搭橋幫陳霄介紹了幾個港島娛樂圈的人之外什麼實質性的進展都沒有。
之前他都已經有點絕望,準備重新去幹自己的老本行了。
誰知道,陳霄的一個電話,又重新給了他希望。
不僅如此,陳霄給他的工作如果他幹好了,幾天的時間他就能賺到從前一年多才能賺到的錢。
這種好事都能落到他的頭上,可想他心裡是有多激動了。
說起來,老廖今年也不過三十幾歲,還不算很老,也還沒有成家,他自己其實也是擁有丁權的人,再加上三子的丁權,僅是他們自己,就能至少弄到兩個丁權了。
除此之外,老廖這麼有信心能完成陳霄交代給他的任務,是因為他和很多當地擁有丁權的年輕人一樣,對自建房屋沒什麼感覺。
要說沒感覺,其實也不對,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沒錢。
要知道,此時港島的人均工資已經達到了三千往上,一些比較厲害的職業,比如律師醫生警察之類的職業,平均收入更是達到了三四萬以上。
收入相比國內,屬實不算低了,但港島的物價同樣高的讓人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