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網路,他突然咧嘴笑了起來。
“好像這個時候的任總的公司才剛剛起步吧!”
說起任總就不得不提幾十年後即將年入將近一萬億的那個龐然大物。
華威既是國家的驕傲,也是私營企業天花板一般的存在。
任誰在這個時代都想不到,一個一開始只是給人家做代理商的小公司,後來憑藉一款交換機,居然一步步幹到了世界五百強的前五十。
從前的陳霄是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追趕的上任總的腳步。
可此時的他,卻是有著極大的信心,將來不僅能追趕上他,甚至遠遠的將他拋在身後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交換機,陳霄的心思又開始波動了。
所謂的交換機,簡單的說,完全可以把他理解成一種,區域網的內部電話系統。
多用於酒店,辦公室之類經常需要電話溝通的場景。
但這並不是華威和任總真正起步騰飛的時候。
真正讓他崛起的其實是幾年後,他們將這個交換機發展到農村市場,這才讓他們賺到了第一桶金。
要知道,華國的農村人口是世界之最,市場廣闊的讓人咂舌。
只關注城裡人的公司成長潛力都是極其有限的,真正能讓你崛起成為世界級企業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沒什麼錢的普通華國農民。
在國內只要你能抓得住農村市場,就算你只是賣襪子的,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原因簡單而又粗暴,那就是多,這個市場的消費人群實在是太多太廣闊了。
任總的華威在九五年那一年就實現十幾個億的營收。
至此華威算是正式登堂入室,先後成立了研發中心,智慧財產權部,隨後開始佈局網路通訊領域。
並且開啟了國際市場,這才讓一家才誕生了十幾年的公司,成長為今後的擎天大樹。
任總的根基打的極其牢固,而他的性格也是那種穩紮穩打型的,並且堅決不上市,不讓資本市場左右公司的發展方向和他制定的發展方針。
這一切的一切看似有點不可思議,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展現出了,一個私營企業是如何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境下脫穎而出最後獨領風騷的教科書似的模板。
陳霄一直是把任總當成自己的偶像一樣來崇拜的。
但可惜的是,他當年的公司雖說和通訊行業也沾點邊,但卻始終沒啥機會,真正和這個偶像見上一面,好好聊上一聊。
但現在這個機會則是有了。
他過段時間就要去港島,而去港島是必須要路過粵省和深城的。
而恰好任總的公司正好就在深城,再加上他魔都這邊的分店弄好之後,他下一步的計劃就是去深城和粵省開設分店。
將來絕對有大把的機會和這個偶像見上一見的。
想到這裡,陳霄有點不厚道的笑了笑。
“任總,你們現在好像剛剛把交換機給研究出來吧,不知道你們現在缺不缺錢,要是缺的話,我倒是很有興趣投資個千八百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