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初期國內還處於賣方市場階段。
簡單點說,只要你有貨根本就不愁賣。
但同時陳霄也明白,做零售絕對是沒有做批發賺錢的。
只不過現如今的他,還沒有實力身手到批發的行列當中。
就拿姜婷先前工作的東江成衣製造廠來說吧。
人家僅員工就幾百人,整個廠子佔地就二十多畝,僅是廠房就五六個,這些可都是需要慢慢積累的。
更重要的是,人家因為做的時間夠久,手上有很多穩定的供貨商和批發商,這些都是陳霄欠缺的。
這些道理陳霄其實早就看的明明白白了。
也正是如此他才沒有選擇貿然的和那些成型的企業工廠競爭,而是選擇了做零售。
這樣一來不僅避免了很多麻煩不說,賺的錢也未必少多少。
……
商場選址的過程還算順利,有了周奎這個本地蛇頭的幫忙,地址很快就選好了。
陳霄看中的地方是距離百貨大廈和大學城都不算遠的一箇中心地段。
在確定了地段之後,沒用三天的時間,他就在周奎的幫助下,辦理好的所有手續,就等著開工建設了。
四五月份天氣逐漸轉暖,正是動工的好時候。
陳霄打算直接投入三十萬,將這個專賣店打造成東江市首屈一指的購物天堂,但新穎的設計,開放式的購物環境等等問題,可是難倒了不少的施工隊。
最後還是周奎硬著頭皮,看在和陳霄的關係上,勉強接下了這個大工程。
原本週奎天線生意做得好好的,每天隨隨便便都能賺個五六千的,可比干建築賺的多多了。
雖說這段時間天線的價格有所下滑,但每天也有三四千的收入,但做工程這東西,動則幾個月的工期,哪裡有天線生意每天都能見到錢來的舒服。
這段時間他跟著陳霄少說賺了十幾萬,車也換了,房子也變成了市中心的獨棟小別墅,小日子過得別提多舒服了。
實在是不想再去弄工程這種不咋賺錢的買賣。
陳霄當時聽到他這個打算的時候,差點笑出聲來。
幹工程不賺錢這種話,要是被後世的人聽見,估計都能笑掉大牙。
要知道,後世那些最先成為百億千億富豪的大佬,基本上都是做地產發家的。
可事實卻是,九零年做工程的的確是不怎麼賺錢,房地產真正火爆起來,少說也是零八年之後的事情了。
這也就難怪,周奎放著好好的工程不幹,偏偏要跟著陳霄倒賣天線了。
陳霄最後是好說歹說才勸的周奎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倒也沒跟他講什麼大道理,就是簡單的告訴他,天線生意至多還能再賺個一兩個月基本上就要結束了。
當時周奎還不怎麼信,爭辯說,東江市做不下去了,臨市甚至是省城也可以再賺一波。
陳霄搖了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