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並不是頑固派,也不是不喜歡王繼明,說起來王繼明畢竟是吃公糧的人,比貧農子弟強多了。
但張爸不求虛名,只想女兒能在自己的身旁,嫁給當地的人,這樣以後就算有什麼事都能相互照應。
要是嫁到遠方,逢年過節不說,指不定三五年才能見上一面,自己的女兒受了委屈也沒法知曉。
或許這也是一種愛,也是一種責任,又或許阻止遠嫁是自私行為,但不論如何都是出於愛。
王繼明鄭重說道。
“叔叔阿姨!今天我向你們鄭重表明我的態度,我非娶張萍秋不可,我知道你們一下子接受不了,今天我就不勉強你們答應我,但你希望你們能好好的想一想,我走了!”
說完王繼明朝門而去,張萍秋也隨之跟去。
張爸沒有說話,也沒有任何表態,繼續吸著煙筒,保持沉思。
母親也沒說話,繼續走去廚房忙著做飯。
一會後王繼明和張萍秋來到曬穀場的草堆旁。
張萍秋顯得情緒有點低落,而王繼明倒是一如既往的保持酷酷的表情。
“小秋,我真的決定了,為了你我在這裡落戶,這段時間我就開始準備手續,落戶這件事並不難,拜託一下週支書,我相信他肯定會幫我的。”
“不要這麼麻煩,你工作單位是屬縣級,你始終要回城,不可能長期呆在這裡,你放心,我爸只是一時沒想通,過一段時間就好了,我能不理解我阿爸嗎?不管你去哪裡我都願意跟著你。”
“行!小秋,不管怎樣我都要跟你在一起,那就聽你的,讓你阿爸先想想,過段時間再說吧!”
“嗯,你先回去吧!我會跟阿爸好好溝通,相信我!”
“好!我相信你!”
他們兩個的感情很簡單,沒有什麼狗血劇情,就是真心相愛,你情我願。
相愛總是很簡單,成親卻各種阻礙。
幾天後張爸在張萍秋和王繼明的堅持下,咬牙答應了這樁婚事,有情人終成眷屬。
又幾天後王繼明帶著張萍秋回了老家,見了王繼明的家長。
王繼明的父親是公辦教師,所以算是書香子弟。
王繼明的父母見到張萍秋十分歡喜,對於這樁婚事極其滿意。
張萍秋豪爽開朗的性格王爸王媽愛不釋手。
隨後家裡人算好了結婚的日子,訂在了驚蟄後,農曆三月十八。
在家裡待了兩三天後王繼明和張萍秋兩人返了回來。
不知不覺一晃到了春節,離過年也就兩三天,王繼明答應了張萍秋今年在女方家過年。
從縣城裡買了一大堆的年貨,高高興興的回來了。
……
阿者生產隊,今年的春節相比往年熱鬧的不少,因為分了地,民心鼓舞,皆大歡喜。
周永偉給村民們下令,村民們必須張燈結綵,為分地的第一年祝賀。
改革開放,迎接美好的生活!
……
1979年真是特殊的一年,國家忙著改革開放,可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
春節剛過完,周永偉就開始忙碌著工作,尤其對學校的工作極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