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把所有的親戚都通知了一遍,這天叫聚喪,吃了一頓飯,找道士推算下葬的日子,然後通知親戚們那天下葬。
只要家裡老人死了就允許去森林砍柴火,因為下葬那天會有很多人來奔喪,要辦喪席,所以需要柴火。
有不成文的規定,只要家裡有人死了,村裡的人就有義務幫忙去砍柴。
而且每家每戶都會拿出來救濟,有米的會拿米來,有蔬菜的拿蔬菜,有花生的拿花生。
喪事救濟過來的米,花生,錢,這些主人家都會記起來。
但一般平時不需要還,等哪家有喪事了,或者有喜事的時候還上就可以了。
辦喪事請人幫忙是不能拒絕的,而且也不會拒絕,在這裡有俗話,死者為大,就算死了的人生前是無惡不赦的人,但死了後人都不會記仇。
也有一句俗話,死者為大,只要人死了,家裡就算一貧如洗,米缸無粒米,村裡的人也會團結一致的幫忙下葬。
有錢借錢,有米借米,有乾菜借乾菜,反正不會讓死者家屬難堪。
這種習俗依舊維持到今天,即使外面的社會一直在變化,人心一直叵變,但這裡的民族依然守著古老的規矩生活著。
幾天的過度後家裡的人也沒有沉浸在悲傷中,都明白這是自然規律,落葉歸根,生老病死。
白髮人的離世應該是要祝福的,祝福他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去另外一個世界去修行。
有時候老人的死亡是一種解脫,就像隔壁的周寧六奶奶,日夜期盼能早日歸土,眼淚都哭幹了,但老天爺就是在折磨她。
每天拄著柺杖,佇立在門檻外,孤孤單單的望著天際日落的晚霞,思念著故人,這是孤單老人的折磨,活著或許對她而言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
只是周永偉有點遺憾,美好的光景即將來臨,爺爺戎馬一生,晚年卻沒能過上好日子。
幾天後爺爺就下葬了,下葬前周永偉在爺爺的棺材前磕了三次響頭,白布系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祖宗的墳墓旁把爺爺安靜的下葬了,雨下的很大,甚至打雷。
雨水滴答答的敲打在披麻上,泥土染了一聲,大風呼呼呼的吹著。
雖然天氣極其惡劣,但在親朋好友的努力下,爺爺算是成功的下葬了。
下葬的前一天村裡的人會去自家的墓地上墳清草,意思告訴祖宗,村裡某某死了,兒孫會給你帶東西過去。
然後村裡的人就摺好一些布,塞在棺材繩子上,隨同一起埋葬。
布匹就是子孫給死者捎過去給祖宗的東西,磕頭謝禮。
下葬後道士會在路口把死者生前睡過的床蓆舊衣服燒點,再燒點稻草。
說是死者的靈魂半夜會回村拿東西,所以那晚上村裡的小孩都嚇的不敢睡覺,一般幾個小孩子湊在一起睡覺。
當然這只是傳說,哪有死者下葬後半夜靈魂會回來拿東西,只不過是嚇唬小孩子罷了。
這段時間阿者生產隊有點陰沉沉的,幾天後村支書夏也突然去世了,很離奇,死的那天依然下著傾盆大雨。
田裡的穀子剛剛收完,正準備著收包穀,這個季節確實雨水多,但每次老人走的時候都能碰到大雨。
竹子遍地開花,哈達東村的門前大塌方,從半山腰塌到河邊,足足幾百米的塌方。
從來沒有過如此大的塌方,使得方圓村落的道士挨個施法,但也不見起效。
喜歡重回舊時光1977請大家收藏:()重回舊時光197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