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勒個去?
這塔瑪德也太科幻了吧?
連怪獸都給我整出來了?
詹未腦袋有些發矇,很明顯,就算老師和自己的腦洞再大,構想出了不少未來世界的科技產品,但是根本沒有預料到會發生恐龍復活的現象。
因為根據魔星人的研究表明,地球上出現過的物種,都有著各自不可替代的優勢。
想要在浩瀚的宇宙中,殖民甚至統治更多的星球,必須要弄到這些物種的基因。
從而轉移到魔星人自己的體內,讓魔星人的體質和肌能更為強大,從容應對宇宙中的所有生物。
詹未雖然並不知曉魔星人的絕密計劃,但他並不打算招惹這頭哥斯拉,儘管它還處在幼年期。
呼呼!
宇宙飛船在強大的反推作用力下,徐徐降落在了還在噴發的嵐山山底。<a1型建造安裝機器人,開始搬運飛船裡的補給箱。
魔星人的工業基礎需求與人類十分相似,都需要依靠大量的電力維持,而他們建造的發電廠,則比人類利用地熱能發電大膽許多,直接研發出了火山發電廠。
它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主要依靠吸收火山噴發的熱量,讓冷水變成高壓蒸汽,推動大型葉輪機,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電能。
除此之外,火山是“年輕”星球的必備產物,只有“年輕”的星球,才會有生命甚至文明,這樣取材也會容易很多。
儘管補給箱裡的火山發電廠模組,還只是初級水平,並不能直接把火山當成熱源,還需要向地下打鑽,敷設迴圈管道,然後將普通冷水注入管道,從而變成高壓蒸汽。
可它的發電效率,達到了驚人的62,遠超當下人類任何一款發電技術。
更為恐怖的是,它每年的發電量可達800億度,像200萬人口出頭的河川市,它能輕鬆滿足5座。
模組組裝的速度很快,甚至比應急揹包切換成機甲狀態的用時更短,才過了不到10個小時,火山發電廠就已經建造完成。
它的外形十分簡單,橫平豎直的框架,看上去簡約而科幻,長寬約150米,高約10米的體型,與它誇張的發電量相比,顯得十分秀氣。
隨著抽水機發出嗡嗡的運轉聲,1公里外的清江水,湧入了剛剛焊接完成的迴圈管道,火山發電廠的冷凝塔,也隨即冒出了幾縷淡淡的白汽。
這……
真的是!
美夢成真啊!
詹未凝視著光幕上呈現出來的火山發電廠資訊,目光的焦點按照順序掃過執行流程圖,頓感一股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不禁百感交集。
2年前,剛剛上大一的詹未,與範育才一見如故,花費一週時間,繪製出的火山發電廠構想圖,居然與魔星人的這座火山發電廠事物擁有99的相似度。
儘管沒能付諸實踐,但根據光幕上的資訊顯示,足足比魔星人要早100年!
這時,隨著火山發電廠投入執行,劇烈噴發的嵐山,也像是被它來了個釜底抽薪似的,無力得掙扎了幾下,就迅速變得平靜下來。
一直在持續發生的3、4級地震,也隨之變成了無感地震,讓身處全球持續地震的河川市,獲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也令那些在被埋在斷壁殘垣中苦苦掙扎的市民,擁有了生還的可能。
有了強大的電能保障之後,詹未迅速編寫出一套指令,讓宇宙飛船分解成一臺指揮艙和八臺巨大的工程車,自動開始平整火山發電廠周圍的土地。
嵐山噴發出來的岩漿,在冷卻後會變成花崗岩,所以詹未就把它當成最好的建築材料,既十分環保,也方便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