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遺體將會被葬在亞提國最大的陵園之內,埋在其父親周圍。
十六名精挑細選而出的壯漢抬著水晶棺材走在最前面,而四位王子則緊跟其後,再後面就是包括格蘭在內的亞提國的權力中樞人員。
至於其他參加葬禮的官員,則在最後面整齊排列著,從空中看去,就像是馬車託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在前進。
走出王宮之後,國王的水晶棺材被放到了由四匹白毛駿馬拉著的豪華馬車之上。
原本陰沉的天空竟然飄起了零碎的雨滴,不過這並不會影響葬禮的正常進行。
國王的遺體將會在馬車上繞著整個羅雲城走上一圈,按照當地的習俗說法,這一方面是為了讓國王最後看一次自己國家的首都,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民眾再見國王最後一面。
格蘭來的時候,街道上還只是有著零零散散的人,可此時再向兩邊看去,卻發現兩旁都是一望無際黑壓壓的人頭。
格蘭在心裡想道:這恐怕是這座城市最為熱鬧的一次了吧。
他想笑,卻笑不出來。
擠在道路兩旁的民眾被手持木盾與長劍計程車兵阻攔著,這是為了防止會有人竄出來破環葬禮的流程。
馬車所到之處,皆是一片哭泣嗚咽的聲音,也不知哭泣的人是裝的,還是真實的情緒流露。
一直到下午時間,馬車才終於走完城市內八條主幹道,接下來,隊伍並沒有停下休息,而是直接朝著陵園方向出發。
按照亞提國的習俗,從現在開始,羅雲城內的民眾在一年之內,都將不能進行任何消遣活動,尤其是諸如馬戲團表演這樣的集體取樂活動。
但實際上,自從數年前開戰以來,這座城市便已經沒有了歡聲笑語,所以這一條規定,實際上有些多餘。
陵園建在羅雲城西北方向的丘陵之上,一直到了傍晚時分,葬禮的隊伍才堪堪抵達。
不過意外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陰沉且飄著小雨的天氣並沒有任何好轉,經過一天的醞釀之後,雨滴反而更加的密集起來。
就好像上帝也在為這位偉大的君主逝世而傷心落淚。
不過艾爾斯以及彼得王子堅定的駁回了簡化葬禮的要求,儘管他們額頭前的頭髮已經因為雨水而粘在了一起,但他們仍舊堅持著按照最標準的葬禮禮節進行。
到了陵園之後,葬禮主要分為三步。
第一步,將遺體放入葬坑,然後由亞提國掌管禮儀的塞斯宣讀國王生前的重大事蹟。
第二步,嚴格按照規定的順序,由王子開始,接著是公爵,伯爵,侯爵,子爵,男爵,一直到騎士長,依次弔唁國王,獻上搭建通向天堂之路的白菊花。
第三步,便是入土,立碑,葬禮結束。
等國王的遺體被放入葬坑之後,塞斯帶著極為悲傷的表情,站在了葬坑的左前方位置。
他手裡拿著一本黑色書皮的書,書頁早已經被雨水淋透,有的甚至粘在一起已經分不開來。
不過這並不影響這位經驗豐富的元老,如果艾爾斯能夠成功繼位——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他將成為亞提國曆史上,第一位效力過四位國王的人。
他努力挺直佝僂的腰板,聲音在雨水之中化開。
“艾爾斯十一世國王,於二十一歲繼位,先後在政治,經濟,軍事以及外交上給亞提國帶來前無古人的改變……他是向銀雀國發起進攻的偉大戰士,必將不朽於全國人民的心中……此時他雖已經脫去盔甲,踏上通往天堂的路,但他的雙眼仍將俯視亞提帝國前進的路,他的精神也必將由艾爾斯十二世完全繼承!”
整段話,塞斯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講了將近一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