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春,曹『操』率包括虎衛營在內的兩萬精兵進兵南陽,隨行部將還有典韋、夏侯兄弟與于禁、樂進,曹『操』長子曹昂亦在其中。駐守南陽守將張勳僅一萬八千卒,又被曹『操』切斷聯絡,張勳、雷薄二將顯得孤立無援。
也不知道郭嘉在長安待了三個月做了些什麼部署,如今西涼也是一片混『亂』,金城韓遂與武威馬騰、西河候選連綿征戰,如今西涼局勢一片焦灼,倒省去呂布出兵河套的後顧之憂。張遼率八千精兵駐守扶風,絲毫不受西涼鐵騎侵擾。
也不知袁術怎麼想的,去年冬天竟然讓孫策從江夏撤兵,今年開春又令孫策出兵江東。如果按歷史發展,小霸王這次是要在江東紮根了。袁術雖然折了盡三萬兵馬,卻依然勢力強悍。呂霖又要送曹『操』一個人情。
宣德殿內,獻帝與典正商議天子納妃的慶典,呂霖便來到殿外求見。當初自己與蔡琰成婚時,就一家人吃了頓飯,同樣是納妾,獻帝卻搞得如立後一般隆重,呂霖微微嘆息,人跟人不能比呀…
還有三日大婚,皇宮已經開始佈置,看著喜氣洋洋,比過年還熱鬧。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商量,只是向獻帝稟告當日的流程,獻帝是有大婚經驗的人,自然不需說太多。
呂霖走進殿內,不待他叩拜行禮,獻帝便起身拉起呂霖,目光和藹道“興澤不必多禮,此時並非朝會…”
“謝陛下!”呂霖這才注意到有人,“臣不知陛下有要事處理,打擾到陛下,請陛下恕罪。”
“無妨…沒甚要事,興澤此時來見朕,想必有要事告知朕?”
呂霖拱手一禮,沒有開口。典正自然知道是有秘密,很識趣的退下。黃門侍郎杜由也屏退左右,恭謹離開,獻帝才問道“此處唯吾二人,興澤有何要事?但說無妨。”
“陛下,近日校事府得到訊息,有傳國玉璽的下落了!”
“玉璽!”獻帝也是一臉驚訝,這塊玉璽不是被董賊弄丟了麼?“在…在何處?”
“稟陛下,在袁術手中!”
“袁術?”獻帝有點懵,怎會在他手中。然空『穴』來風,呂霖定然是不會對他說假話的,“興澤如何得知?”
呂霖自然不會說他看歷史書知道的!“稟陛下,當年董賊燒燬洛陽遷都長安時,弄丟了玉璽,被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所得,後孫堅為荊州牧劉表所敗,重傷身亡,玉璽便一直在其長子孫策手中。孫策依附袁術南征北戰,有小霸王之稱,陛下陛下是否知曉?”
“嗯,小霸王孫策之名,朕當然知道。聞其之勇,如項羽在世!”獻帝眼裡閃過一絲欣賞,繼續道“興澤之意,孫策將玉璽獻給了袁術,只是他為何如此?”
“是!孫策去年冬為父報仇,奪下江夏進兵江陵,差點斬殺劉表大將黃祖,本想為父報仇攻入江陵除掉劉表,不想袁術令其撤軍。孫策雖撤軍,但心中不甘,與袁術心生嫌隙。且聞孫策素有大志,卻手中無兵,今探得孫策將玉璽獻給袁術,求得兩千精兵揮軍東吳。”
“能將玉璽拱手想送,孫策著實不凡!”獻帝目『露』讚賞之『色』,繼續道“袁術既得玉璽,為何不命人送到京都,他妄圖謀反麼?”
袁術還真是這麼想的,但是呂霖可沒有證據,如何回答獻帝的話。
“玉璽乃天子之物,袁術膽敢私藏,朕欲下旨責令袁術歸還玉璽,興澤以為可行否?”袁術拿走他的東西,獻帝自然心裡不舒服。
“陛下,臣以為不妥。袁術若心向漢室,必然會將玉璽獻到京都,如今袁術隱瞞此事,必然有不軌之心!陛下若公然討要,袁術必然不會承認,反倒讓各州諸侯知道玉璽不在京都,失了陛下威儀!”
“嗯…興澤言之有理!”獻帝雖然很生氣,卻沒有衝動,繼續問道“興澤以為,朕當如何逃回玉璽?”
“以去年袁術不恭,忤逆犯上為由,繼續著令曹『操』、劉備、劉表進兵袁術,待袁術手中二十萬大軍消耗殆盡,袁術必定將玉璽雙手奉上!”
“為今之計也只能如此,只是如此一來曠日持久,恐有生變故…”獻帝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答應下來。
呂霖暗自冷笑,即便玉璽不在袁術那裡而在袁紹那裡,你也要不來好不!嘴上卻恭敬道“陛下勿憂,危急之時,臣必領兵為陛下奪回玉璽,以免再落入『奸』人之手。”
“有興澤在,朕就安心了!”獻帝目光溫和,握著呂霖的手,“朕奪回玉璽,興澤當是首功。”
建安二年春,小霸王孫策脫離袁術,兩個月內奪下豫章、會稽二郡,嚴白虎、張英先後不敵而亡,此時正在攻打會稽太守王朗…小霸王之名,聲震華夏!
儘管知道歷史,呂霖手中拿著賈詡弄來的情報,依然滿臉驚駭,眼裡閃過一絲狠厲,“孫策果然勇武,日後將為吾之勁敵!”
“杞人憂天了吧?孫策僅僅擁江東二郡,想爭霸天下還早的很…”賈詡眯著眼睛,若不是他開口說話,當真以為他睡著了。“如今三郡之地皆附與主公,又奉天子以令不臣,即便他孫策有項羽之勇,也不得天時、人和,你不必未雨綢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呂霖輕輕點頭,不置可否,畢竟孫策只是初『露』頭角,周瑜還名聲不顯,然熟讀史書上的呂霖卻知道這一對“黃金搭檔”強悍無比!
呂霖換個話題,繼續問道“董承等人風頭正盛,老師與陳宮先生毫不在意,不怕養虎為患?”
“少主也說是養虎為患,養一隻老貓,也只是會撓癢癢罷了。”陳宮毫不在意,“再厲害的貓,除了捕鼠之外,一無是處。”
“不然…”賈詡端起茶杯,飲了一口,眯著眼笑道“貓還會耍貓戲,哈哈…尤其在他們耍貓戲之時,他們還會自以為是當自己變成了老虎。”
兩人的比喻中足矣彰顯二人對董承、趙溫等的不屑,呂霖卻沒有這兩個老狐狸的耐心,問道“既然如此,老師與先生打算何時讓這場貓戲收場?”
“不急,不急…如今主公不在京都,朝野不寧,正好可以看看這幫老東西能鼓動多少人,到時候一併除之。”賈詡語氣慢悠悠的,絲毫不覺得是在討論大事。
陳宮應聲道“董承等人倒頗有能耐,手都伸到我尚書檯來了,郗御史近日也提及御史臺近來有一股邪風,只是不知司徒與楊太尉是何立場,如今二人在朝堂影響力頗深,態度又極其曖昧,長此以往反而不好,倒不如讓這股邪風吹一吹,看看能吹出什麼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