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良也不接詔書,搖頭道:“麻煩你回去轉告陛下,就說我去年已經上書告老還鄉,不想再理會朝堂之事,陛下恩寵,微臣只能在此叩謝了,請陛下另選賢能吧!來人,送客!”
姚知遠和駱奉先二人面面相覷。
王燦走過來道:“二位請吧!”
駱奉先只能和姚知遠先行返回知縣衙門,又派八百里加急趕往長安報信。
玄宗得知趙子良竟然不接詔了,便知去年奪其兵權之事傷了趙子良的心,鑑於日益嚴峻的局勢,玄宗不得不捨下老臉,又一連發了兩道詔書,詔書中的言詞一道比一道懇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三道詔書發出之前,玄宗下旨把關在天牢好幾個月的崔圓拉到午門處斬,算是給趙子良一個臺階下,去年就是這傢伙力主要奪趙子良的兵權,因為玄宗很清楚,如果沒有人對去年那件事情負責,只怕趙子良不會接詔赴任。
第三道詔書抵達江陵之前,趙子良已經得知玄宗下旨斬殺了崔圓之事,這次他沒有把駱奉先拒之門外,大開中門迎接,跪接了聖旨。
“皇帝諭旨:今叛軍猖獗,河北河東之地十室九空,生靈困頓,朕之過也!望卿不以朕年老昏聵而棄鄙,以天下蒼生黎明為念,出山接掌兵權、平定叛亂,還天下億兆生靈一個朗朗乾坤。今江陵郡王趙子良即刻起官復原職,出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全權處置平叛事宜”。
皇帝承認了錯誤,姿態放得這麼低,還殺了崔圓給趙子良討回了一個公道,趙子良也不好一再推諉,打發走駱奉先之後立即打點行裝準備赴任。
天寶十七年十月二十五,趙子良攜妻小和三百親兵護衛告別家鄉父老趕赴函谷關接掌帥印,這一天天還沒亮,趙子良一行人就啟程出發了,沒有驚動村中父老,沒先到在過江之時看見知縣姚知遠帶著縣衙官吏們在渡口等著。
姚知遠帶著官吏們迎上來,一個衙役端來一杯水酒,姚知遠端起小杯對趙子良道:“今日郡王爺啟程前往軍中接掌帥印,下官等代表家鄉父老特來向郡王爺敬一杯水酒,預祝郡王爺旗開得勝!”
趙子良接過酒杯一口飲盡,放下酒杯抱拳道:“多謝諸位前來相送,諸位請回吧!”
說完,趙子良攜妻小登船,三百護衛騎兵也紛紛各自上了船,官員們站在岸上揮手告別。
過江之後,趙子良找來王燦,吩咐道:“速派人去函谷關,讓楚歌等人把元帥行營的架子先搭起來,元帥行營設在陝郡,另外讓他們以我的名義給郭子儀、李光弼、張守瑜、李奐、許叔冀、董秦、季廣琛、王難得、王思禮、魯炅、來瑱等人把手中的軍務都交給副手,利用冬天這段時間趕到陝郡商議全域性戰略會議,十二月初一之前必須趕到,否則以貽誤戰機論罪!”
“是!”王燦答應,馬上又說:“大帥,自相州之戰慘敗之後,淮西節度使魯炅擔心獲罪而自盡了!”
趙子良驚道:“什麼?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你怎麼不告訴我?”
王燦道:“大約是七月底,當時大帥聽聞相州慘敗的訊息時心情很差,所以屬下就沒有把這訊息告訴大帥!”
趙子良一陣默然,心裡覺得魯炅死得可惜了,相州之戰慘敗的責任又不在魯炅,當時那麼多節度使,朝廷要追究也不可能追究到魯炅的身上。
小兒子趙楚已經一歲,不哭不鬧,但是特別調皮,不過對行程不影響,跟著孟夫人一直坐著馬車趕路,一路上好吃好睡,令人省心不少。
只用十來天就到了南陽,抵達南陽之後的道路就不是很好走了,趙子良要前往陝郡主持大局,又不能走洛陽,因為洛陽現在被叛軍盤踞,因此只能走商南一路向北,不過這條路不太好走,孟夫人和一些婢女又不能走山路,趙子良只得派一大半親兵護衛讓他們走商州向西北方向去長安,在長安休息一段時候之後再去陝郡與他匯合。
趙子良在十一月初十就趕到了陝郡,此時孟夫人正帶著兒子趙楚商州前往長安的路上。
得知趙子良已經抵達陝郡元帥行營之後,在函谷關一帶駐紮的楚歌、李嗣業、趙霆、白孝德、李晟等人紛紛把軍務交給副手,他們迅速趕到陝郡拜見趙子良。(未完待續。)
喜歡大唐將軍烈請大家收藏:()大唐將軍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