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將軍烈 > 第278章 各路英雄上京考武舉(1)

第278章 各路英雄上京考武舉(1)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唐朝的科舉制度包括了文舉和武舉,武舉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舉行武舉考試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唐朝選拔將才。武則天頒佈實行武舉制度目的並不是很純粹,她這樣做是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要知道她得位不正,篡奪的是李唐的江山,而且當時唐朝幾乎所有軍隊的兵權都由開國元勳們以及他們的後人們把持,這些人都是忠於李唐的,武則天只能靠大力提拔軍中沒有背景的中層將校掌握一定的兵權,想要掌握更多的兵權只能想其他的辦法,而頒佈實行武舉制度,就是她掌握兵權最重要的一步棋,連續幾年舉行武舉制度,選拔出大量有才能的將才充實軍中的中層,很快把軍中上層將領架空,如果沒有武則天的首肯,軍中高層將領根本就指揮不動軍隊,這一招不可謂不高明。

同樣,在政局上也是如此,武則天大力提拔寒門出身的官員身居高位,打擊以關攏世家為首的門閥,這其中以狄仁傑和褚遂良為主要代表,他們也是武則天時期的股肱之臣。

實行武舉制度本身只是武則天掌控兵權的一個政治手段,當李唐重新接管大唐的權利之後,對武舉制度就不怎麼重視了,一般是每隔幾年才舉行一次,而武則天時期則基本上一年舉行一次,由此可見兩者之間的差別。

當各地的衙役在城門口張貼朝廷將在今年九月初八舉行武舉考試的佈告時,各地英雄豪傑們得到訊息紛紛前往檢視具體性情。

華州鄭縣。

兩個人騎著快馬向城門口快速奔來,左側一人四十餘歲,天庭飽滿、面色紅潤、口闊鼻隆,留有長鬚,一看就知道是性格沉穩、睿智之人,眼神中不是迸射出精光。他身量高大,手指關節粗大、卻又不失儒雅,顯然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物。

右側一人年紀稍輕,也是英武不凡。兩人快要到城門口時勒馬停下,下馬後牽著馬匹擠進人群之中。

告示張貼處一左一右站著兩個衙役,左側衙役看見這二人牽馬過來,便笑著招呼道:“子儀哥哥和幼明哥哥來了?小弟正要派人去通知二位哥哥呢,不成想二位哥哥得到訊息趕過來了”。

正在觀看佈告的百姓聞言扭頭一看。心說這不是郭家兄弟二人嗎?敢情這郭家兄弟二人在這鄭縣還頗有名望。

四十歲的中年人正是中唐名將、唐朝擎天柱之一的郭子儀,人稱郭老令公,而他身邊是他的弟弟郭幼明,郭幼明在歷史上名聲不顯,也許是被他哥哥郭子儀蓋過了光芒,但是他有一個兒子名叫郭昕,此人卻是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安史之亂後,安西、北庭、河西和攏右的大部分唐軍內調,致使這些地區唐軍兵力空虛,吐蕃趁機大舉進攻。一舉奪取了攏右和河西大部分地區,連朝廷與安西聯絡的河西走廊也被切斷,當時郭昕為安西留後,李元忠為北庭留後,二人率領剩下的唐軍在安西和北庭堅持鎮守長達十五年,也與朝廷的聯絡中斷長達十五年,後來德宗皇帝聽聞竟然還有大將和唐兵鎮守西域,極為感動,當即下召冊封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封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他們麾下將士人人都越級提拔七級任用。

只見郭子儀向衙役拱手笑道:“陳兄弟有心了,我兄弟二人謝過,改日有空請陳兇到府上一敘!”

姓陳的衙役很是高興,連聲稱不敢。又道:“二位哥哥,你們快看,朝廷決定在九月初八舉行武舉大考,今天的大比內容與往年大為不同了!最先考的不是騎射、步射、平射、騎戰、步戰了,而是先考排兵佈陣、軍事謀略、實際統兵、指揮作戰之才,然後再考個人武力!子儀哥哥。排兵佈陣、軍事謀略、統兵和指揮作戰乃是你的拿手好戲啊,你的武藝高強,此次武舉,你定然可以奪得武狀元!小弟先在這裡恭喜子儀哥哥了!”

郭子儀淡然一笑道:“陳兄過獎了,天下豪傑之士何其之多,我郭某又算得了什麼,既然朝廷要舉行武舉大比,選拔人才,我們兄弟二人也去湊湊熱鬧,如果能得中高第,自然要用這七尺之身報效朝廷!”

要數歷朝歷代大器晚成者,郭子儀當被推為第一人,雖然出身官宦世家,但他在四十多歲時才透過武舉高第得以在軍中任職,且一直未受到重用,直到安史之亂爆發,他才被任命為朔方節度使,那是他已經五十八歲了。

······

薊縣。

三個人騎著馬從城內賓士出來,最前面一人三十餘歲,為人嚴肅、面相深沉而剛毅,腰懸寶劍,身上盔甲上帶著一絲北方胡人特徵,身後二人也是頂盔貫甲,明顯是其隨從。

三人騎著馬快速賓士,其中一名隨從叫道:“少主,朝廷的武舉大考還有半個多月呢,咱們無需這麼著急趕路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前面被稱為少主的人聽了說道:“此武舉正是我李光弼結識天下英雄豪傑之時,當然要早去,廢話少說了,還是快點趕路吧!”

此人就是後來大唐中興名將第一人的李光弼,在後世史書上,後人對他的評價絲毫不比郭子儀差,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他的功勞還隱隱超出郭子儀,郭子儀的名聲之所以比他大,蓋因郭子儀是漢人,而李光弼是契丹人。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