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搖搖頭,說道:“這並非是朕自己的愛好,而是為了下一代好,也是為了女子本身好,更是為了天下好。”
“請陛下明言!”
“根據朕的觀察,女子太早生育,由於自身發育不完善,極其容易造成難產。
第二,女子自身都還在發育階段,她孕育出來的孩子很可能出現先天體弱等,會導致下一代各方面不如意。
也極其容易在出生之後,或者幾歲的階段夭折。
即便長大之後,也很難成才。
如果諸位愛卿不相信,可以去調查一下,也可以仔細想一下。
第三,諸位愛卿,太早結婚生育,看似為我大唐增添人口,但夭折和體弱者何其之多?
最終能夠平安長大的,往往都是女子年紀比較大的時候生育的。
實際上,更多的是破壞了女子的生育能力,導致女子短命等等。
諸位愛卿,女子也是人,不是生育的工具!
天地賦予她們生育的能力,為了種族的繁衍,她們天生就該生,但也不能亂生。
其實男子沒有發育完全,也會影響孩子各方面,甚至容易導致早早就不行。
人太年輕就沒有自制力,最後禍害的也只是自己。
朕從來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這整個天下。
朕知道,很難扭轉你們的觀念。
更何況,天下的百姓生活不易,外加戰亂等因素,導致長命者極少。
他們想要儘早傳承後代的心思,朕都清楚。
因此,朕並不強制!
但,為了我皇族的下一代,為了朕自己的下一代,朕有必要這麼做,希望諸位愛卿多多包涵!”
文武百官,堪稱個個家底豐厚。
因此,女子生產死亡,孩子早早夭折,這些事情其實很常見。
包括他們自己,又不是沒有孩子夭折。
越是夭折,他們就越是多生,免得養不活。
不只是陷入了惡性迴圈,還覺得理所當然,根本不去想其中的深層原因。
被李承乾這麼說,大家才恍然明悟過來。
心中後悔的有,無所謂的也有。
可無論怎麼樣,李承乾講的這個道理,他們都明白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傳遍天下。
不說別的,起碼大量的女子,會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做出一定程度的抗爭。
潛移默化之下,或許在幾十年之後,就可以推行晚婚制度了。
但這個晚婚制度,絕對不是什麼三十歲四十歲才結婚,而是正常的二十歲左右。
否則的話,又會陷入另一種極端。
三四十歲的人眼中,哪裡還有什麼愛情,有的無非是湊合著過日子,順便把對方當做自己洩慾的工具,僅此而已。
後世離婚率超高,未嘗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晚婚導致誰都無法走進誰的心了,有的只是利益考量。
可謂人心敗壞,道德淪喪。
三四十歲的男人漸漸冷靜,三四十歲的女人卻**高漲,又是新一輪的極限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