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李承乾接到工部的奏疏,親自選定了人選,隨後就去了一趟工部。
雖然他不認為,現在有哪個大臣敢在朝堂上跟他陽奉陰違。
可水泥的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
必須得儘快研究出來,最好明年就能夠真正的大規模生產。
只要能夠做到這點,那大唐的發展就會提速。
想致富先修路,並不是一句空話。
路修好了之後,原本十天的路程縮短了五天,甚至縮短到更少。
對整個國家各方面帶來個提速,絕對是飛一般的。
李承乾讓工部在將作監這邊,單獨劃定了一個區域,再讓他們把原材料弄來之後,就開始讓工匠學習實驗,進行小規模的生產並徹底搞清楚程式。
這一片區域,他全部用自己的兵圍了起來。
這些工匠,每人只得到一部分水泥技術,全部隔離,就像流水線一樣,自己管自己那一份分工。
前面的不知道後面的,後面的也不知道前面的。
雖然水泥終究要下放出去,可在目前這個時候,確實有保密的必要。
一旦技術傳播出去,被某些有心人利用到了城牆上,那可就有得玩了。
夯土城牆比常規硬度的水泥城牆,硬度實際上差不到哪裡去,持久力更是比水泥還好。
只要不遭遇戰爭破壞,甚至可以屹立幾百年。
但是兩者的成本,那可就差遠了。
不說別的,夯土需要用到糯米,而且用量還極大。
在目前這樣的時代,有多少糧食會被浪費,是可想而知的。
即便在後世剛剛擁有雜交水稻那會兒,糯米的畝產量也不過就是四百斤到六百斤而已。
現在這個時代,甚至都不足兩百斤。
完成了這件大事的佈局之後,李承乾就徹底輕鬆了下來。
由於是臨近冬季又沒到冬季,該收割的作物已經收割了,但又沒有到特別寒冷的時候,正好屬於一個空窗期。
這個時候除非發生地震,否則朝堂沒什麼大事。
之前收拾了那麼多人,目前朝堂還是挺平靜的,屬於按部就班的運轉狀態。
李承乾算是過起了沒羞沒臊的生活,跟蘇婉增進一下感情。
蘇婉在歷史上,沒有留下什麼名聲。
就連他造反之後會是個什麼結局,都沒有明確的記載。
既然沒有明確的記載,其實也可以說,最起碼都是泯然眾人了。
不至於被殺,但估計也不好過。
倒是他的兩個兒子,還是有明確記載的,還活得好好的,甚至在李治時期都當官了,只是無法進入朝廷核心罷了。
這也證明,李治不是個絕情的人。
只要不威脅到他的位置,一切都好說。
今天,李承乾戴上了假髮,也就是義鬢,跟蘇婉一起,來到了長安的外城。
他那一頭短髮,實在是太過顯眼了。
一不小心就會被認出來,要麼會以為他受了刑罰,反正就是很麻煩。
像李承乾這種身份,前半生根本就沒有這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