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國家,可以代指整個華夏。
夷狄入華夏則為華夏之,反之亦然,父皇也正是這麼做的。
畢竟我李家,本身也有胡人血脈,但學習的是華夏文化。
因此,國家代指整個華夏文明,無論有多少個民族,只要學習並融入華夏文化,就是華夏人。
而家國,可以看成就是家天下,一家一姓的天下。
歷朝歷代,讀書人也好,世家大族也好,他們忠於自己的利益,部分忠於當前的某個皇帝,部分忠於當前的朝代。
說句大不敬的話,如有一天我大唐沒落,一部分世家,一部分讀書人,會為我大唐殉節。
但另一部分,會毫不猶豫的投靠下一個朝代,哪怕下一個朝代屬於異族。
前者,可以看作是和我大唐利益繫結一起的,比如現在以孔穎達為首的儒家一脈。
後者,可以看作是在我大唐時代,沒有獲得利益的那部分。”
李世民摸著自己的鬍鬚,不住的微微點頭。
這個問題,他還真的沒有想過,已經習以為常了。
沒想到,李承乾居然會看到這個問題。
“父皇,歷朝歷代之所以沒落,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世襲的制度。
世襲會導致土地兼併,世襲會導致制度僵化。
世襲會導致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放下手中的利益,反而是想要獲取更多的利益。
父皇封孔夫子為先聖,本身沒什麼問題。
說句大不敬的話,人死了就是死了,人死如燈滅。
但,孔夫子還有後人在世。
他們會捧著這個先聖的名號,裹挾天下的讀書人。
發展到一定的時間,就會形成儒教,儒教是我給他們批的名字。”
“儒教…世襲……”
李世民緊緊的皺著眉頭,背起雙手走來走去。
“父皇,最重要的是,不管國公還是郡王,哪怕是世襲,那也是與家國同休。
只要改朝換代,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下一個皇朝的皇帝,是可以不承認的。
而儒教一旦形成,裹挾天下讀書人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歷朝歷代都必須要讀書人,所以一旦形成儒教,孔夫子的後人就會躺在孔夫子的功勞簿上,養成一條條肥大的蛆蟲。
到那個時候,只要不涉及到制度大變革,儒教就會千秋萬代。
而儒家有一個特點,是排他性。
儒家,因為涉及到教化,總是看不起其他任何存在。
到那個時候,不管是氏族,還是皇帝,還是販夫走卒,但凡讀書,都可以稱之為儒家人。
由於儒教的龐大,不管他們是真心實意還是為了利益,都會非常樂意加入其中,扯虎皮拉大旗。
父皇,你說到那個時候,皇帝可還是皇帝?
即便我大唐已經不在,但也不能給後世留下如此遺禍無窮的禍根。”
“嘶……”
雖然李承乾沒有深入的說下去,可李世民又不是昏君,很快就聯想到那個場景,會有多麼的可怕。
他不懷疑李承乾的話,正常發展下去,絕對會變成那個樣子。
到那個時候,皇帝都是傀儡,儒教說什麼就是什麼。
李承乾又說:“父皇,以前,孔穎達應該沒少打我的小報告吧?
你就不想一想,他真的只是單純為了在你面前露臉,或者是為了把我教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