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皇權你想要,親情你也想要,你想要的是不是太多了?
曾經的我,是你表達皇權的一面。
給我請各種名師,讓我參與朝政,對我諄諄教導,這些我都承認。
而曾經的李泰,是你表達親情的一面。
因為他從小過繼給三叔,八年後才被你給要回來,你沒有參與他小時候,你心裡愧疚,想要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他。
別說他對你撒嬌,就算不對你撒嬌,你也時時刻刻想著他。
你給,是你的權利。
可你什麼都給,把給我的皇權一面,也分給了他。
父皇,你心裡拎得清嗎?”
一句你心裡拎得清嗎?
又讓李世民被狠狠的捅了一刀。
以往覺得沒問題的各種事情,浮現在腦海之中。
他必須要承認,自己對李泰的寵溺,已經超標了。
魏徵曾經勸過他,但他不以為意。
因為是私下裡勸的,他也沒有往心裡去。
沒想到,就促成了今天的事。
可是一想到,李承乾擁有如此大軍,不是一天就可以擁有的,他又理直氣壯起來。
“逆子,你說我心裡拎不清,你倒是拎得清!
你想要坐上那個位置,早就想要了吧?
如此精銳的大軍,少說也要三五年才可能訓練出來。
這豈不是說,你甚至還沒到舞象之年,就已經開始做準備?
在那個時候,青雀都還沒有迴歸本支,你如何說?”
這個問題一旦回答不好,李承乾就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天下人都會認為,是他李承乾想要造反。
在李世民立他為太子,還對他極盡關愛的時候,就想要造反。
世間萬事,逃不過名利二字。
擁有名利者,除非昏庸到只顧享受,想要的則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而不是青史留名,遺臭萬年。
李承乾卻沒有先回話,因為李世民這個問題陷阱很深。
無論他怎麼回答,都是答不完美的。
他抬手招了招,十個步兵越過廣場,跑步來到他身邊,排列異常整齊。
李承乾下馬,抽出佩刀,對著這十個人一頓亂砍。
很快,鮮血流了一地,有人甚至被砍掉了胳膊。
但這十個人,從始至終一動不動,更沒有任何反抗或者慌亂的跡象,甚至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連臉上那漠然空洞的神色,都沒變過。
李承乾收刀入鞘,重新轉身騎上戰馬。
再次一抬手,這十個步兵拖著一路的血跡,重新跑回了隊伍中。
李承乾騎在馬上,仰頭問道:“父皇,別說五年十年,我給你一百年,你是否能訓練出這樣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