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以恥辱性的比分輸給皇馬,這讓德國媒體很難接受。
上個賽季,拜仁和多特蒙德會師決賽,淘汰的就是西班牙雙雄——皇馬和巴薩。
拜仁在半決賽中更是以七比零的總比分晉級,狠狠的羞辱了巴薩。
怎麼時隔一年,拜仁就以零比五的比分慘敗?
慕尼黑商報說道:“‘魯梅尼格引進瓜迪奧拉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現在證明這句話是正確的!”
慕尼黑晚報說道:“在德國足球歷史上,這是很少見的,在拜仁的歷史上,這是罕見的恥辱,瓜迪奧拉應該負全部責任!”
德國媒體一邊倒的批評了瓜迪奧拉,將這位在巴薩成名的教練推上了風口浪尖。
隨著皇馬與拜仁的比賽結束,人們將注意力轉移到馬競與切爾西身上。
兩支球隊在名氣上與皇馬、拜仁,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馬競,還從未拿過歐冠冠軍。
但是因為李傳淇和穆里尼奧的存在,讓馬競與切爾西的比賽,吸引了眾多媒體和球迷的關注。
法國隊報說道:“對馬競而言,跨過斯坦福橋不僅將重溫40年前的美夢,而且還有希望彌補40年前錯失冠軍的遺憾。當然,要進軍決賽,馬競必須要贏下這場比賽。
對重掌斯坦福橋大權的穆里尼奧來說,首回合‘擺大巴’差點逼平馬競,雖然有點臉面無光,但只要能率領第四支球隊問鼎歐冠,那就是狂人新的里程碑。
但馬競對捧起隊史上首座歐冠獎盃的渴望,更是無比強烈,畢竟40年前他們離獎盃近得只差二十秒。
馬競對於同城死敵皇馬有兩個心結:一是當年馬競解散梯隊,勞爾去了皇馬後來成為西班牙足壇的領軍人物;第二便是皇馬榮譽室裡九座沉甸甸的歐冠獎盃。
馬競雖然曾經打進過歐冠的決賽,但是卻倒在了距離獎盃二十秒的地方。
19731974賽季,馬競在改制前的歐冠冠軍盃中一路衝殺,與足球皇帝貝肯鮑爾、轟炸機穆勒領軍的拜仁慕尼黑會師決賽。
雙方90分鐘打成0:0。
加時賽上半場依然沉悶,下半時風雲突變,當比賽已經進行到加時賽第114分鐘,球隊靈魂阿拉貢內斯然挺身而出,在拜仁的右側大禁區附近博得了一個任意球。
只見他冷靜起腳,皮球繞過人牆迅速下沉鑽進了球門的左下角。
眼看勝利在望,冠軍盃幾乎到手,然而,就在終場哨聲吹響前20秒,拜仁距離球門40米開外的地方一腳遠射卻將比分扳平!
儘管國際足聯在1970年透過了決議,加時賽仍然分不出勝負的話,用互罰點球來決勝負,但1974年的冠軍盃比賽,沒有采用這種做法。
兩天後,同一場地,馬競和拜仁重賽,最終隊中球員普通年齡偏大的馬競在年輕的拜仁強攻下0:4大敗,也失去了和歐洲冠軍盃最接近的一次衝擊。
一直以來,在馬德里的老記者們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
當時,由於馬競的一隻手指已經摸到了獎盃,因此躲在門後的一名攝影記者就向門將要球衣。
結果,門將一回頭髮現球已經進了。
這個丟球的門將就是前西班牙國門雷納的父親老雷納。
老雷納一直說沒這回事,根據那時比賽影片,也看不出到底是不是因為老雷納走神而失去了冠軍。
但不管怎麼說,在那之後馬競就再也沒有踢過歐冠的決賽。
本賽季,馬競在西甲和歐冠上所向披靡,與門將的表現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