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瓶什麼年代的?什麼價?”
“明宣德的,一看您就是個懂行的,交個朋友3000塊。”
“跟你交朋友也忒貴了,我就一外行,100我就要了。”
“太低了,您再添點,200給您。”
“150吧,我對這個也不在行,就是圖個好看”
“成,就交您這個朋友了。”
週四的瀋陽道,黎齊在一排玉石和瓷器前面,古董販子和買主有來有回的討價還價著,黎齊正觀察得入神。
買主拿著瓷器,心滿意足的觀賞著,是一個明宣德圓瓷瓶,黎齊也弄不清其款式和名稱,就見其精美的淡藍色花紋圖案格外清新養眼,而且花紋畫的太過勻稱,瓷瓶光澤特別鮮亮,感覺美的沒有年代感,應該不是真的。
也確實是,150塊要真能買個明宣德青花瓷瓶,那還真是撿到寶了,黎齊搖搖頭直接向前擠去。
瀋陽道人流湧動,根本容不得兩人並排前行,劉樂就跟在黎齊後面,黎齊停下,劉樂就上前看看,劉樂是個沒有鑑賞眼光的人,也就看個美女還行,說到淘寶撿漏,他把全部資金都壓在了黎齊手中。
古董圈確實有趣,黎齊和劉樂走在路上見到過拿著放大鏡的玩家,也見到過問古董真假的買主,還見過埋坑設陷阱的黑心古董販子,有人講故事的,有人拉高抬價的,各種品相,應有盡有。
兩人走著看著,行進的道路由於人流的緩慢根本提不起速來,索性就在各個攤位上仔細駐足觀看起來。
走了一會兒,劉樂把黎齊叫住,劉樂在一張灰黑色襯布鋪底的攤位前停下,攤位上擺放的是一個漆器食盒,幾件青銅器,幾塊玉石擺件和玉石掛件,還有一些民國時期的鬧鐘、懷錶、水煙,還有茶壺等等。
“黎齊,那個鏡子挺好看的,我挺喜歡,你幫我看看?”
劉樂叫住前行的黎齊,黎齊又回身彎下腰腹,他伸頭向劉樂所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個青銅鏡,黎齊指了指銅鏡的方向向老闆說道,
“老闆,可以拿這面鏡子讓我們看看麼?”
老闆是一個外表憨厚的中年男子,他見劉樂黎齊兩人衣著光鮮,形象端正,直接將銅鏡遞到兩人手中,
“這款是唐代海獸葡萄紋銅鏡,做工精緻,海獸紋路均勻,質地晶瑩,鏽色自然,是絕無僅有的珍品呀。”
老闆業務看似還算熟練,但用詞確是老套,精緻、晶瑩、自然,讓人聽上去就是忽悠,劉樂笑著接過銅鏡,眼睛在銅鏡上細細甄鑑。
這款海獸葡萄紋銅鏡,圓形方鈕,鏡子背面浮雕的四隻海獸環繞漂浮在背面,外圈葡萄葉蔓延攀援在嬉戲的瑞獸之上,鑄造工藝極為精細。
再看浮雕的瑞海獸,眉眼、關節、鬃毛都細微可見,似不是唐代工藝所能達到。
加上鏡面顏色鉛灰卻亮可鑑人,稜角太過分明,卻又體積厚重,古人不應該會用這麼重的銅鏡,黎齊自然感覺這是一個贗品。
可是銅鏡還沒入手,自己又不是真正的古董行家,黎齊也不好說話,劉樂將古銅鏡遞給黎齊,黎齊接過銅鏡,身體微微一顫。
銅鏡的氣息猛地鑽入到黎齊鼻翼之間,他彷彿一瞬間聞到了歷史塵埃的氣味,聞到了百年泥土的氣息,聞到了能工巧匠敲打鏡面的景象,還聞到了銅鏡的淡淡血腥味和淺淺胭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