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教堂已經關閉,但時間才剛剛到下午4點30,黎齊劉樂步行回到汽車存放處,開車直接前往五大道。
五大道作為曾經的英租界,留存了當時眾國的獨特各異的建築風貌,馬場道和睦南道便坐擁300座花園小洋房,每一棟洋房,每一間園室都記錄著一位名人和一段歷史。
遊覽五大道最特色的方式莫過於乘坐馬車,但80元一位的價格讓兩人望而卻步,黎齊雖然手握一百多萬,但由於勤儉節約的品質主要還是吝嗇),最終兩人也沒捨得乘上閒適的馬車。
兩人步行從睦南道進入,途中經過了孫殿英舊居、張學銘舊居、顧維鈞故居以及馬占山故居,同時還觀賞了疙瘩樓、慶王府、偽滿洲國領事館等景點,由於全是各色建築,劉樂興致不是太高,在陪黎齊兜兜逛逛了近兩個小時後,兩人駛離了五大道風情旅遊區。
由於景區的餐廳、食府價格太過昂貴,兩人根本沒有在五大道就餐的意思。
時間漸晚,夜色當空,兩人早已是肚餓腸空,劉樂終於驅車帶黎齊來到了他口中的超美味飯店,據說是天津最特色的地方美食之一竇四牛雜麵。
劉樂車上便性質高昂的給黎奇介紹著,
“天津復興路竇四牛雜麵在津門地界絕對是名聲響亮的一角兒。”
邊介紹邊嚥著口水,真到地方,生意確實挺興旺,看似平凡的小店門前已是門庭若市,各式各樣的名車豪車已經佔據了道路兩旁,黎齊劉樂兩人找了好久的車位才停穩進去。
竇四牛雜麵內部環境只能算是稍微潔淨一點的“蒼蠅館子”,桌椅擁擠擺放,過道人流緊蹙。
進門掛著的竇四牛雜麵價目表上明確標註著,極品牛雜麵要50元一碗,即使最基礎的飄香牛雜麵也要20一碗,但即便如此,排隊的食客依舊絡繹不絕。
店裡的老闆娘大聲說明,店內40元的招牌牛雜麵和50元的極品牛雜麵是不需要排隊,但來這裡的人似乎很多都是衝著招牌、極品去的,即使點這兩份,隊伍也依舊排的老長。
劉樂排在長龍的後爪部位,他讓黎齊先去找好餐位。
黎齊在擁擠的店鋪裡來回穿梭,濃香的牛雜味道鑽入鼻內,陳鬱的醬香讓他直流口水。
終於找好位置,就在離廚房出餐口不遠的位子,黎齊坐在桌旁,就見廚師手拿兩個大勺,不停翻動牛雜。
廚師將煮好的麵條和配菜倒放一起,之後倒入牛雜和精華老湯,主料做好後,廚師再加入香菜、小蔥、酸豆角增鮮提味,再在麵條上撒入秘製的孜然辣料,最後的最後,大廚在所有食材上‘譁’的一聲,澆上一勺滾燙的熱油。
排了近半個小時,劉樂終於將牛雜麵端到桌前,他點的是一份50元的極品牛雜麵,一份30元的飄香牛雜麵,端上桌的牛雜麵,區別似乎只在於牛雜的多少,別的幾乎無異。
盛麵條的容器是鐵盆,鐵盆下面還墊著一個瓷碗,應該是為了太燙端起來方便吧。
黎齊毫不客氣端起50元的極品牛雜就夾入口中,麵條就是普通的手擀麵,與其他麵條無太大區別,牛雜則燉的極軟,但軟爛之上香韌勁道的勁頭還在,入口彈牙,滿口留香。
竇四牛雜麵的香料和配菜是他的加分項,不同口感的配菜和小料增添了豐富的口感,也中和了牛雜的油膩,響油激發的孜然、辣椒、蒜泥香味濃郁悠長,非常過癮。
黎齊吃了幾口就和劉樂換了換鐵碗,30元的濃香牛雜麵最大的區別似乎是孜然味更濃一些,牛雜少了不少,沒有50元的那麼油,略微清爽。
其實整體來說麵條偏鹹略油,整體值得好評,比較推薦品嚐30元的濃香牛雜麵。
吃完牛雜麵兩人舒舒服服的返回汽車停靠的地方,牛雜麵店顧客似乎並沒有減少,天津的飲食文化確實深遠悠長。
黎齊和劉樂驅車回到了下榻的酒店,黎齊又感到了身體的疲憊,兩人都躺臥在各自的單人床上,
“明天咱們去南開大學轉轉吧,遊覽下著名學府,看望看望莘莘學子們,”劉樂悠閒的躺在床上,一邊看著微信朋友圈一邊和黎齊商量著。
“你就是想看大學的妹子們吧,隨你,我明天想去一趟張學良舊居,然後再看看瓷房子,別的沒什麼地方想去了。”黎齊一眼看透劉樂本性,他不過是想看看南開大學的靚麗學妹而已。
“嘿嘿,那就這麼定了,去趟南開大學,再去趟張學良舊居,然後是去看看瓷房子,再然後…”
劉樂面容愁悶,他重重吸氣思考到,“來天津了怎麼能不聽一場德雲社的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