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水香薰、香水香囊地出場,人們意識到香水的多種用處,靜江颳起了一道香水風。
起先是那些富家小女子,開布莊、客棧、脂粉鋪的。
他們買來給意中人做香囊,點綴室內、給室內增香,取悅自己或是給入鋪的客人更好的體驗。
香薰瓶身多種多樣,有定製的,有在小攤上面隨便掏的。
瓶蓋有木質的、鐵質的、銅製、礦石等。
插入瓶身裡用來揮發香水氣味的藤條,除了藤條還可以用通草花、棉繩來代替。
後來,這捲風越刮越大,稍微有些家底的,家中都擺著幾瓶香薰。
似乎這是一種常像!
“賣藤條、通草華、棉繩嘍……”
“賣貨郎,等等。”兩扇緊閉的大門咿呀地開了一扇,一個穿著布裙的婦人將半邊身子露了出來。
她將眼睛眺向了賣貨郎手中的籃子,便問道:“都如何賣啊?”
賣貨郎笑著,把籃子給遞去給她看,“藤條一文錢三根,送一個藤條圈,棉繩一文錢四根,通草花兩文錢一朵……”
“要兩朵通草花,送我兩根藤條吧。”
“小娘子,這可使不得,我都沒有這種賣法的,太虧了。”小販佯裝把籃子收了回來。
“哎,使得使得。”婦人一下的從門中跳了出來,扯過貨郎的籃子框。
“虧了,真賣不了,不如你再買一文錢棉繩吧……”
“不缺棉繩,我自己都會編……”
婦人挑選好,塞給了賣貨郎四文錢,扭頭就走回屋裡去了。
待門關上了之後,賣貨郎看著手掌中的四文錢,他臉上笑出了一道褶子。
藤條好找,山中很多,常用來編制藤椅藤箱,將其曬乾,削成條,便成了藤條。
一文錢賣三根藤條,利潤可觀,多賣就是多賺。
稍微工序複雜些的是通草花,它是由紋理細軟潔白,能塑形的通草內莖為原材料製成的。
在通草還是新鮮的時候,取其莖,截成小段,拉直再曬乾,再切成薄薄的紙片模樣……最後再經由加工,塑造成了潔白的通草花。
這個過程不難,只要有手,肯做的人都能做。
一斤通草不過四五個銅板,卻能有上百根草莖,這能做出十多朵通草花。
婦人買了兩朵通草花,他就算是再送給婦人十根藤條,也是賺錢的。
收好錢後,小販拎著籃子更起勁的當街叫賣了:“賣藤條、棉繩、通草花嘍……”
自從靜江颳起的這一道香水風起,這種挎著籃子,當街吆喝叫賣香薰上的“揮發棒”的小販就越來越多。
靜江做瓶蓋的木工,做陶瓷的虎泉窯生意也跟著變得火爆。
他們都擴招了很多的學徒,僱了很多的長工短工……
那些在郊外的百姓,除了能把香植葉子弄到左娘坊去賣,也能再去弄了一些藤木、通草來曬,等著主城區的那些人過來收購。
務工的地方多了,賺錢的方式多了,幹活的人也多了起來,有了穩定的酬勞,繼而更多的人也敢消費了。
各行各業都開始慢慢的復甦,向榮。
因為朝廷繁重的稅收,靜江的百姓都勒緊緊褲腰帶過活。
左娘香坊的香水,竟像活水一般,滋潤著乾澀的土地,雖然目前還是細小的涓流……
老根頭帶著小分隊去經商,這一走也有半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