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裡雖然一直說著先生年紀大了,不好欺負老人,態度卻十分強硬,任嫡母怎麼說,就是要換個有精神些的先生。
最後嫡母無奈,又不願意自己有本事,就隨意找了個年輕的秀才來教自己。
好在那秀才還算敬業,他自己也聰明,在加上姐姐的監督,他順利地考上了童生。
在後來,他就跟著姐姐嫁進了顧府,沒有人在壓制她們了。
姐姐的本性逐漸顯露出來,不在端莊,不在小心,而是恣意、自在。
如今快四十了,還如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婦人一般,前幾日還同媛姐兒一起去學了騎馬。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笑了,只要姐姐和妹妹好,他就好。
第二日,朝堂上,上官戰已經發鬢斑白了,今日的氣色尤其不好。
他聲音帶著蒼老:“東瀛來了信,說和仁皇子因病去世,護國公主傷心成疾,想回來,但東瀛皇室有個條件,要我朝捐贈十萬斤糧食,和八十擔布匹,眾位愛卿如何看。”
前三年,東瀛和朝廷打仗,是顧柏彥和顧驍煜帶兵前去的,人都說上陣父子兵。
果然這兩人不但大勝歸來,還讓東瀛因為戰爭,而食不果腹,哀嚎連連。
此刻,東瀛想用護國長公主交換糧食與布匹,是沒什麼意外的。
只是,量太多了些...
官員們竊竊私語,卻沒一個人站出來說話,上官戰有些不耐,直接點名:“戶部元愛卿?”
元帆如今是戶部尚書,見皇帝叫自己,忙恭敬出列:“臣在。”
上官戰問道:“你如何看?”
元帆道:“陛下,如今國庫充裕,這麼些東西我朝還是拿得出的,就怕東瀛覺得我們很是在乎護國公主,所以得寸進尺,臨時加價。”
上官戰點點頭,這也正是他擔憂的,他在點名:“御史臺,齊愛卿?”
齊大人拱手出列:“臣在。”
也不用皇帝問話,只道:“馬上就是嚴冬,許多百姓尚且未有冬衣保暖,若是我們送這許多糧食,只為換回公主,怕是會被人詬病。”
上官戰皺了皺眉,他就知道御史臺會這麼說,只是不得不問而已。
侄女和親去了東瀛,可是讓邊界百姓,少受了十幾年的安居樂業,那裡是這些黃白之外可比的。
他再次點名:“秦相秦愛卿如何看?”
這便是叫的沉哥兒了,他早已被這訊息弄怔愣了,見皇帝發問,忙道。
“臣認為齊大人說的不妥,公主勞苦功高,自然該接回來,至於百姓,齊大人莫不是忘記了,朝廷是有救助的棉衣和冬衣的?”
齊大人也不說話了,他本來就是說了言官該說的話而已,並沒有真的覺得不該迎公主回朝。
見沒人反對了,上官戰的眉毛也就鬆開了。他吩咐道:“告訴東瀛,一便換糧食與布匹,一邊放人,公主回朝不是小事,那位愛卿去迎接公主?”
喜歡古代後媽的育兒指南請大家收藏:()古代後媽的育兒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