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徐州危急,鍾陽謀糜家
劉備剛來投奔公孫瓚時,田豫那時被公孫瓚分配至劉備帳下。
後與袁紹大戰之中,田豫展露才能,公孫瓚任命田豫為東州縣令時,期間公孫瓚下方部將王門,叛投袁紹,甚至引領一萬大軍前來攻城,最後田豫說服王門,使得王門率軍離去,成功化解東州危機。
自此之後,田豫大受公孫瓚喜愛,公孫瓚攻下青州之後,本欲讓田楷鎮守青州,田豫輔助。
但如今四面遭到鍾陽進攻,公孫瓚攜田楷回返幽州,擊破鍾陽在幽州的軍馬,再夾擊鐘陽,青州便讓田豫來守,另外留下公孫越,與田豫一起。
這也是公孫瓚的一種心理防備,畢竟田豫跟隨公孫瓚時間太短,若是沒有心腹看著,公孫瓚也不放心。
劉備也是從後逐漸看清楚田豫的才能,便是與他頻頻交流,也是建立起了一定的友誼。
劉備此次援助徐州,本欲帶上田豫一起,如今田豫身居高位重任,再與他同去,已是沒有可能。
劉備看著田豫,滿是不捨,這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如今就要這樣沒了。
田豫也是心中感概,劉備初來之時,田豫還較為年少,對於跟隨劉備也是沒有什麼想法,後瞭解加深,田豫對劉備感官還是不錯的。
只是如今分離兩地,也只有無奈。
“玄德公,此去小心,日後若是有緣,再會!”
田豫也是一果斷之人,如今已不可更改,徒留劉備,只會增加傷感。
只得收起想法,與劉備道別。
劉備心中也知,事已定下,如今,也只得如此。
“國讓在此當小心謹慎,待徐州危機解除,備,再返回相助!”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簡雍,以及兩千軍士走了,田豫駐留一會,便是返回。
然而這一幕,被公孫越所見,心中想著田豫是否已是暗中跟隨劉備。
………………………………
第三日,鍾陽率領大軍直往信都而去,高順已下經縣,提前趕往信都。
高覽提前出發,已是在南宮說服呂曠以及馬延,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南宮。
呂曠及馬延本就欲降,加之高覽領軍前去,又是舊識,便是直接投誠。
拿下南宮之後,高覽便再次率軍出發,不過,卻是分兵而行。
呂曠以及馬延新降,急於表現,立下新功以求立足,高覽便將堂陽,扶柳,阜城三地交由兩人攻取,自己親率大軍前往下博,再行圍攻武邑。
呂曠以及馬延也不負眾望,加上這三地守軍本就稀少,五日之內便連下三城,隨即向著武邑而去,支援高覽。
鍾陽這裡經過一日行軍,便是來到信都,匯合高順。
“高順,如今信都情況如何?”
鍾陽帳內,眾人皆在,準備商議如何破城。
高順到達信都之後,信都公孫瓚守軍見高順軍少,便是欲先滅高順所部,在據城而守鍾陽大軍。
當即出動一萬大軍襲擊高順,不曾想反被高順大敗,公孫瓚守軍損兵五千餘而歸。
這個事鍾陽也已知曉,方才問向高順。
高順聽後便將所瞭解之事,一一說來。
“主公,如今城內守軍約有一萬五千人,不過大多皆是沒有經過太多訓練,只有三千人經過長期訓練,從戰場之中存活下來的,且城中現士氣低迷,守城將領範鑫,便讓底下軍士在城中為非作歹,以求緩解大軍情緒。”
這些情況,皆是由被俘虜之人所說,尤其其中一校尉,為求活命,將城中各軍情況皆是一同說出。
高順之言,讓鍾陽極為憤怒,在城中為非作歹,緩解大軍情緒?
能緩解一群脫離軍法之外的軍士情緒者,能有什麼鍾陽心知肚明,正是因為知道,方才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