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陽聽得荀彧擔憂之問,很是自信回應:
“文若不用擔心,錢糧之事,陽來想辦法!且只要春耕能正常進行,待到秋收,就不用為糧食擔憂了,我們有軍屯,足可自足,這兩年只要無有戰事,便無事,即便匈奴來犯,有叔至與文遠在,守住便可。”
鍾陽雖說得頭頭是道,但自己也是憂心腫腫,只是不能在荀彧等人表現出來。
匈奴他要打,再過幾年,又是諸侯混戰搶地盤時期,給他的時間並不多。
到時若是一步慢,便會有逐漸被淘汰的風險。
現在打好根基,將來也能更好發力。
但目前,急需錢糧啊,鍾陽甚至是想拿地方豪強開刀了。
哪怕是有甄家財力支援,以及自家商隊,但如今所需數額實在過大。
荀彧見鍾陽有辦法解決,也不在多問。
只要能解決便好,雖然他一時也想不通如何解決。
“主公,目前雁門急需人才,尤其地方之上,我族中倒是有幾人,若是主公不嫌棄,彧便讓他們來。”
鍾陽聽後可謂是驚喜,只要有人便好,尤其來自荀家,必定有些學識。
至於會不會造成底下家族勢力過大,現在的鐘陽完全不考慮。
等能在混亂中站穩腳跟,更進一步之時,再來考慮。
且有大殺器在手,只要軍隊在,便不擔心。
“太好了,文若,這次真的感謝你,直接叫來便是,文若你直接安排,不用問我了。”
鍾陽喜形於色,很是高興。
荀彧見狀也是笑了,在他心中,雖要考慮族中,但更需考慮鍾陽發展。
正好荀彧在,鍾陽有一事也是問向荀彧:“文若,如今遷來百姓皆是這樣安置,那原先百姓呢?若是對他們不管不顧,豈不是讓他們寒心?可有辦法解決?”
這個事情,鍾陽也是思慮許久,才有一個未完善的方法。
如今荀彧在,正好一同討論。
荀彧沉思一會,隨即緩緩開口:“主公,不能不管,不然這雁門百姓必然埋怨,但若是一起重新安置,不僅艱難,錢糧也是不夠。”
鍾陽聽著點頭,如今確實如荀彧所說一般。
荀彧停頓片刻,接著道:“如今有兩策,要麼將遷移過來百姓,安置在原有百姓極少之地,要麼將雁門原有百姓進行重新登記,再行分配。”
鍾陽聽後思考著荀彧所說之法,聽起來是可以這樣執行,甚至可以一起進行,但細想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
首先遷移過來之人,定然是要如荀彧所說安置在原有人口極少之處,這樣才能更好分配田地。
但若是將原有百姓田地進行重新分配,可能會導致不均,因為有地的一旦打散重新分配,土質沒有之前好,又比之前少,甚至與別人差不多一樣,必然心中不平衡。
鍾陽很快便想到一法:“文若,遷來之人看情況分配區域,但不管哪裡,對原先百姓不能不管,那便若是已有耕地之人,進行保留,在另行分配,一起辛苦一番就把這些處理了。”
鍾陽說完再次叮囑荀彧:“這些事,不該說的不要說,到時荒地也可開發一些,還有一旦分配好耕地,百姓不能私自買賣,後期若是家中人數減少,或者忙不過來,不要一些耕地了,需要向當地官府登記,不然就按原有耕地量進行交稅。”
安排這點也是鍾陽擔心有人藉此鬧事,還有就是一旦忙不過來或是收割的糧食足夠,不想做那麼些耕地而荒廢,便是浪費。
荀彧也是能夠理解。
說完荀彧很快便是下去安排事務。
如今皆是剛起步,很多東西都只有慢慢完善了。
鍾陽心中一嘆,如今即便有了一郡之地為根基,也不能起飛啊。
待荀彧下去後鍾繇便是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