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在收到盧植被免,押送去往洛陽的訊息時,極為震驚,更是夾雜著憤怒。
閹人誤國啊!
盧植本比張角軍少,其黃巾主力大多在那裡,能穩健推進,已是極為不易,若是能早日破敵,何須拖到現在。
三人雖是同時期有名將領,平時卻是交流不太多,然而還未等皇甫嵩感嘆,便有五日破敵,進軍北上的旨意傳下。
皇甫嵩與徐璆、秦頡一起商議,原本準備皇甫嵩之軍先行休整兩日,如今旨意下來,便不能在拖。
遂三人決定,明日便發起強攻,即便傷亡過大,此刻也是無法顧及了。
皇甫嵩看著帳內眾人緩緩回神,便沉聲下令。
“各部聽令,各自下去準備,明日天亮,便對宛城黃巾賊子發起進攻。”
“喏!”
軍令下達,便是不可更改,眾人即便有所疑問,也必須執行,大漢之軍,最重軍紀。
正是紀律性強,便是大漢強軍的基礎。
鍾陽回到自己營中,便見眾人皆在。
皇甫嵩親衛匆忙來叫之事眾人聽聞後,皆知事態緊急,眾人便是一同等待鍾陽回來。
鍾陽坐到主位,便直接將此事說來,也不給眾人感慨討論的時間。
“此事已定,無需多說,你們速速下去整軍備戰,此戰我猜測我們會是攻城主力,把伙食都做好!”
眾人心中一凝,皆知此戰兇險,應聲便各自下去準備。
此戰,不知又會有多少傷亡!
轉身看向留在帳內的郭嘉與戲忠。
“奉孝,志才,明日攻城,你們兩人與我一同前往,看到時是否有破敵之法。”
兩人盡皆同意,鍾陽也無太多心思交談,便是讓兩人回去。
強行攻城,並非所願,但早晚也得面對,早些適應,還能讓底下眾將皆學習學習攻城,也是好處吧。
郭嘉與戲忠一同來到自己營帳,有些沉默,腦海中皆是在思索破敵之策。
若無時間限制,此戰倒是無過多艱難,無論是策反、用間,還是其他,總會有機會,黃巾也會露出破綻。
但現在強攻,黃巾士氣仍在,用命填也能攔住大軍腳步。
思索一番後,戲忠率先有了些想法。
“奉孝,你說在盧植之事上做些文章如何?”
郭嘉聽聞看向戲忠:“如何做?”
戲忠組織語言,緩聲道:“若是將盧植之事讓黃巾知道,在把朝廷軍令之事透露出去,時間上進行縮短,黃巾聽聞後必更加死守城池,待到期限之日,大軍換帥,匆忙撤往冀北,這些黃巾是否可能追擊?”
郭嘉聽後細細思考,戲忠也是沉思此計可行性。
不一會郭嘉言:“若要行此策,就是待到撤時,屆時大軍之數可讓黃巾冒險追擊,且這趙弘接任張曼成之位,也得要做出一番事,讓內部信服,讓那張角看重。”
戲忠接道“且又是後撤北上,他趙弘斷然不會輕易讓我軍前去圍攻張角。”
“有了!”郭嘉突然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