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門還要防備趙、魏兩國,他們三個加起來,我們可不好受啊!”張儀隨便插個刀。
“再下有一計,可以幫助大王牽制三國的兵力”商鞅淡然道。
眾人看著一直反對戰爭的商鞅,如今居然開始出謀劃策,甘龍不解道:“先生不是反對伐韓嗎?怎麼現在又開始贊同了。”
商鞅笑了笑,手中玉板順流:“大王已經決定的事情,我在這麼說都無法改變,還不如想想如何幫助大王完成伐韓之事”
“好!說得好!不知道先生有什麼想法”秦孝公笑了笑道。
呂不韋等人也是刮目相看,商鞅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這是自己出師第一次,絕對不然人人家小看了,落了鬼谷的名聲。
“衛、宋兩個與韓國交惡,可以讓他們在後面牽制韓毅的兵力,中山一國實力不容小覷,一但趙、魏兩國插手,大王只需要派一人說服中山國,牽制魏國,趙國這兩年在外殺胡,胡人對他恨之入骨,大王在意財富誘之,幫助大王牽制兩個的兵力,我秦國伐韓將會容易許多”
秦孝公沉思半會,發現這商鞅才能不下於張儀,欣賞道:“先生大才,今拜將軍為大祭司,除了我國禮祠”
“謝大王”商鞅激動道,畢竟自己來這裡的目的就是為了施展才華,更何況這秦孝公慧眼識英,兩人越來越看對方順眼。
說真的歷史為秦國立過汗馬功勞的,都沒有什麼好報,張儀被驅逐出境,病死異地,白起、呂不韋被殺,杜摯、甘龍被人,沒有一個有好報,更加不用說李斯等等了…
但他們都好像著魔一樣,所有人都願意去秦國一展才華,就算韓毅開科舉制,但是有人認為韓毅雖然有明君之象。
主要是韓國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差,國力難以發展,在加上韓國弱小朝不保夕,所以很多人寧願選擇秦國。
秦孝公虎目環視四方,嚴肅道:“白起何在”
“末將在”
“孤給你二十萬兵馬,司馬錯為副,王彥章、蒙恬、蒙毅、王齕、桓齮、胡陽章蟜贏疾魏章等人為偏將,給我拿下上黨”
“領命,”白起嚴肅道,這秦孝公一口氣調動國內大部份將軍,恐怕接下來要打到韓毅滅國為止。
“王翦何在”
“末將在”王翦戰袍一揮,雖然不滿白起得了東出之機,但目前以大局為重,自己不可以亂來,
“王翦你領兵二十萬,樗裡疾為副,蒙驁王賁章邯、車英、張繡、辛勝、王可君、梁興為將,在趙、魏兩國沒有動向的時候,不要輕舉妄動”
“領命”
“各位成敗在此一舉了”
“大秦萬歲…”
喜歡戰國大召喚請大家收藏:()戰國大召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