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悠哉的辛棄疾本來想去韓國參加科舉,可惜的是自己去遲了,科舉也已經結束,不知道什麼時候在開,本想一走了之,可是突然發現除了韓國以外,還沒有那個國家為寒門開放。
走投無路的他如今也沒有心情去做別的事情,無奈只能寄情于山水,溜達溜達溜到杞縣,此時看著忙忙碌碌的人十分好奇道:“老伯你們這是幹什麼呢”
老頭一身精幹,面板顯的略黑,很明顯是經常從事勞作,一臉笑容顯得非常愉悅,看著辛棄疾道:“也沒什麼事只是在幹工活”
辛棄疾一時吃驚,要知道在戰國的,百姓服兵役、謠役都是無償的,是一種義務,統治者特別在農時徵發謠役,耽誤了農時百姓是特別抗拒的,所以古來農民起義都是因為如此,如今正是農時季節,這裡的百姓非但沒有抗拒,反而是津津有味,
辛棄疾好奇到:“老伯,你們這樣不耽誤農時嗎?那可是你們的生計啊”
老頭笑了笑道:“不耽誤,不耽誤;我們這裡每天只做半天工,上午起早點來這裡做工,每天干半天活,發一文錢,下午還能去幹農活,有錢賺還不耽誤農時,何樂而不為呢”
“那你們現在為什麼要收糧呢?現在收是不是太早了”辛棄疾不解道
“我們也不想啊!可惜吳起大人說可能楚國即將攻打杞縣,所以現在都是起早貪黑,先將糧食收完,然後加固城牆,畢竟這麼好的官老爺,可是不多啊”老頭感嘆道。
辛棄疾聽老者一說,便知道如今的杞縣民心歸附,政治清明,但是一聽到吳起的面子,連忙道:“你說的吳起,可是科舉雙龍之一的吳起”
老者想了想道:“聽別人說是,吳大人是參加科舉,取得武舉頭名,不過也不得不感嘆大王他慧眼識珠啊,”
辛棄疾看了一眼,道:“多謝老伯”說完辛棄疾便離開。
城內景象一片興榮,吳起也是帶著士兵四處檢查,有時候還能看見一些小小孩童,坐在地上手中拿著刀,不停的削著箭桿,雖然不是那麼靈活,但是也能削出個大蓋,其他的都交給旁邊的婦人。
吳起看著孩子,撫摸他的頭道:“孩子多大了”
“我八歲了”小孩一臉天成,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只知道這是能夠幫助自己的父母。
吳起看著小孩道:“小心點不要傷到手”看著身後計程車兵道:“傳命下去,凡是有未滿十二歲的孩子幹活,一人發一文錢外加二個饅頭”
“大人,城內有十萬人口,六萬戶,光是小孩就有3萬多,如果那樣的話財政壓力太大了”身邊的小吏擔心道。
辛棄疾也是在附近觀看這吳起,他也想見識一下這個名列前茅的大人。
吳起看了一眼道:“民以食為天,百姓辛辛苦苦勞作,為了我國連小孩都用上了,本將上任時大王就在三強調以百姓為主,爾等還不去辦,在這裡幹什麼”
“是”小吏也是一臉無奈,
“謝大人”四周的百姓連忙跪拜,如今的杞縣兵民一體,四處屯積滾時、雷木。
吳起看著眾人民心所向,開始欣慰,畢竟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果的。
大道上一黑影緩慢走來,速度不緊不慢,看著四處忙碌的吳起,亮起了手中的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