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親王一拍大腿,站起身來大笑道:
“好!我聽說你和譚嗣同,曾經送了一把大刀給王五,是嗎?”
袁世凱馬上解釋道:
“不過是湊湊高興的!”
奕親王拿起剛剛放下的寶劍,往袁世凱面前一遞道:
“那我也來湊湊高興,這把劍拿去吧!”
袁世凱拱手高聲笑道:
“多謝王爺厚愛!”
然後伸手拔出寶劍舞了起來,寶劍在袁世凱手中舞的可謂是潑水不進,一看就是劍術大家。
而奕親王喵了袁世凱一眼,伸手一扔,劍鞘就準確的插入了袁世凱舞著的寶劍之中,
袁世凱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的一驚,暗道奕親王也是深藏不露。
奕親王淡淡的說道:
“此劍用之得法,能傷敵一萬,用之不當,也會自傷八千!”
袁世凱恭敬的向奕親王說道:
“那以後世凱,要向王爺請教用劍之道!”
“哈!哈!哈!你隨時都可以來!”
“謝王爺!”
袁世凱離開奕親王府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壯飛,不要怪兄弟無情,新政是不可能成功的,它不光會斷了我的前途,
還會讓岌岌可危的朝廷因內戰而更加脆弱,現在八國聯軍虎視眈眈,朝廷不能再起波瀾了!”
三天後,源順鏢局,
劉南站在門口,看著院子裡盤坐著的一百來位鏢師和給他們上課的袁世凱,向王雲問道:
“今天怎麼這麼多鏢師,還有袁世叔怎麼給他們上起課來了?”
王雲笑著說道:
“上次押鏢結束後,他們就都回去休息了,我們每次押鏢出去都要好幾個月,所以回來後如果鏢局沒有接下一趟鏢,
除了固定時間在鏢局集合一次,就是各自自由活動,今天正好袁世叔和譚世叔過來,袁世叔說沒事,就給他們講些帶兵打仗的知識,
將來如果不做鏢師了,也可以加入朝廷,建功立業。”
劉南抬頭看向袁世凱,只見他站在臺上激情澎湃的講道:
“兵者,國家之本,朝廷之柱,練兵者,必先練其心,忠心不二,方能兵壯,兵壯則強,兵強方能富國,”
站在鏢師裡的馬六此時疑惑的問道:
“軍人是服從命令的,為什麼孫子兵法裡講,‘將在外,軍命有所不授’呢?”
袁世凱認真解釋道:
“戰爭之道,千變萬化,而兵法是最重變化的,軍人是朝廷的手,服從是必要的,但人在戰場,不能去墨守成規,
仁君處身千里之外,難免對戰爭變化有所忽略,軍人要有獨立的決定,以勝為依!”
說完,袁世凱又補充道:
“不過當兵如做人,欲速則不達,不理戰場的變化,如何能艱辛萬苦,都要依法則去行事,
因為打仗不是一個人的事,關係到大家的生死,國家的興亡,所以,不能讓一個人的意志去改變整個大局!”
正在這時,譚嗣同帶著九斤和王五一起走了過來,
聽到袁世凱的理論,譚嗣同搖頭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