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烏雞國假扮國王的,便是文殊菩薩座下青獅,卻也是這老國王自己的疏忽。
這老國王本是個好善齋僧的國主,原本按照靈山的功德體系,他這般功果,哪怕實力、境界上不夠,也該予一個羅漢果位,做馬骨來導人向佛。
文殊菩薩當年就是來度他上靈山,不過畢竟是大智菩薩,不願意什麼人都往靈山上拉,他是華嚴三聖之一,世尊的脅侍菩薩,能做這個主。
是以出言和烏雞國國王辯難了兩句,看他有沒有慧根佛性,結果那老國王被文殊說的惱羞成怒,把個菩薩化作的凡僧拿繩子綁縛了,沉江沉了三天。
也該是他不得正果,文殊菩薩便有樣學樣,也叫他沉了三年水——至於三年和三天的差距,很簡單,這三年文殊菩薩是在天上待著的,只過了三天。
文殊菩薩倒也沒做出格的事情,座下青獅這三年把烏雞國治理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後宮嬪妃也不曾壞她,對烏雞國的傷害還不如大唐士兵多——不,應該說烏雞國變得更好了。
總而言之,這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文殊菩薩結清了因果,唐僧完成了承諾,青獅快活了三年,大唐多了一個羈縻州,就連文武百官、太子皇后也只是失去了尊位,榮華富貴還能維持到大唐的官員派來。
唯一的失意者,就是那個老國王了,雖然大仇得報,但國家沒了,說好的羅漢果位也丟了,只好投胎轉世,再來一回——誰讓他跟文殊菩薩結了因果呢?
也不要說什麼“冷抖淚,凡人就該被菩薩耍弄嗎?”,那若是個普通僧人,就該給國王沉三天江嗎?就是他自找的。
過了烏雞國,便到了號山,司馬良“推算”過,此處有個枯松澗火雲洞,乃是孫悟空的結拜大哥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在此,事先和取經眾人透過氣,免得惹出誤會來。
這孫大聖昔日在花果山水簾洞落差時,曾經和六位天下聞名的妖王結拜。
頭一個平天大聖牛魔王,原是靈寶天尊坐騎在這個世界的化身。
第二位復海大聖蛟魔王,是這個世界土生土長的強者,因惡了真龍,在北海盤踞一方。
第三位混天大聖鵬魔王、第四位移山大聖獅駝王,都是強者跟腳,鵬魔王更是燃燈道人座下羽翼仙化身。
第五位驅神大聖禺絨王、通風大聖獼猴王,卻是孫悟空的同族,一個是水猿無支祁在這個世界的化身,另一個和孫悟空同列混世四猴,為六耳獼猴。
加上齊天大聖孫悟空,這七位妖王可謂聲勢顯赫,一時天地震動。但要說關係好,也不算太好,天庭發大軍攻打花果山的時候,這六個人可都縮了卵,一個來幫忙的都沒有。
話不多說,此刻眾人行走間,卻見前方樹上吊著一個孩子,問緣由時,那紅孩兒卻說出這麼一段話來:
“師父呀,山西去有一條枯松澗,澗那邊有一莊村,我是那裡人家。我祖公公姓紅,只因廣積金銀,傢俬鉅萬,混名喚做紅百萬。年老歸世已久,家產遺與我父。近來人事奢侈,傢俬漸廢,改名喚做紅十萬,專一結交四路豪傑,將金銀借放,希圖利息。怎知那無籍之人,設騙了去啊,本利無歸。我父發了宏誓,分文不借。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兇黨,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將我財帛盡情劫擄,把我父親殺了,見我母親有些顏色,拐將去做甚麼壓寨夫人。那時節,我母親捨不得我,把我抱在懷裡,哭哀哀,戰兢兢,跟隨賊寇,不期到此山中,又要殺我,多虧我母親哀告,免教我刀下身亡,卻將繩子吊我在樹上,只教凍餓而死,那些賊將我母親不知掠往那裡去了。我在此已吊三日三夜,更沒一個人來行走。不知那世裡修積,今生得遇老師父,若肯舍大慈悲,救我一命回家,就典身賣命,也酬謝師恩,致使黃沙蓋面,更不敢忘也。”
眾人都得了司馬良事前通氣,除了唐僧將信將疑,剩下的都哈哈大笑,孫悟空還說:“我那侄兒,莫要搞怪,惹急了俺老孫,叫你父親牛魔王親來管教!”
紅孩兒見被人喝破了跟腳,當下顯出真形要來拿唐僧,卻被毫不留情的司馬良一下擊賊笏打在身上,雖然沒用十分力氣,卻也把個熊孩子打的倒退。
紅孩兒見狀十分氣惱,往鼻子上捶了兩拳,念個咒語,口裡噴出火來,鼻子裡濃煙迸出,連噴了幾口,卻正是和三昧神風齊名的三昧真火,雖無更多異常,但勝在聽話精純,指哪燒哪,無有不煉。
“大聖,可還記得三昧神風?”司馬良見來了火,大喊道。
“記得,記得,”孫悟空應聲而出,御大塊之無形,好似魚兒入水,飛鳥鑽雲一般,那火雖然厲害,卻傷不到大聖分毫。
紅孩兒見狀慌了神,提起火尖槍要來廝鬥,卻哪裡是大聖的對手?不到幾合,便被大聖輕輕一棒撩翻,擒了下來。
“你既是俺老孫結拜大哥的兒子,便是俺的侄子,如此俺也不難為你,你自轉去,回你那火雲洞好生修行,待老孫取經轉來,再與你耍子。”
說罷,便把紅孩兒放走了,紅孩兒見還有五個生力軍在一旁看著,方才他放火正是這幾個施展法力防住了,料定打不過,蔫蔫地退走了。
好大聖,雖說眼下還欠著觀音菩薩兩個護法,卻並不想結拜兄弟的兒子與人為奴,哪怕這個結拜兄弟如今還已經疏遠,大聖這份赤子之心也依然留給老友。
但他有寬仁之心,紅孩兒卻沒有,說到底不過是個熊孩子罷了。因為他父親養了外室,致使鐵扇公主和他分居,紅孩兒也離家出走,憑本事在這號山枯松澗火雲洞開山立櫃。
此時受了委屈,他也不找別人,前方几千里處有他一個叔叔在彼落草,喚做如意真仙的便是,這紅孩兒找他訴苦去了。
這正是這孩子聰明之處,他和父母賭氣出走,如今吃了虧也抹不開面子回去找牛魔王和鐵扇公主,卻叫如意真仙傳話。
殊不知,他這一去,卻枉費了孫大聖一片好心,惹出一場六大聖戰齊天大聖,釋道儒平十洞妖王的故事來。
喜歡我在諸天修史書請大家收藏:()我在諸天修史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