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堯不以丹朱傳,虞舜不以商均傳,夫子不以伯魚傳。”
這是給二大王上位找依據呢。可是虞舜不把王位傳給兒子,也沒聽說他傳給弟弟啊!
“漢惠帝后呂后稱制,太宗文皇帝繼位,漢始有文景之治。”
這更是扯淡,漢文帝雖然是漢惠帝的弟弟,但是大宋不是大漢,趙德芳頭上也沒一個太后垂簾,用不著陳平周勃。
這些悖逆的言論在應天府裡、在朝堂上傳播,屢禁不止,趙德芳的心情能好起來的怪了。
但是今天,王用之的密奏卻讓趙德芳找到了一個破局的方法。
武將之所以勢大難治,一方面有他們的用處,要靠他們來抵禦北方的邪魔屍鬼,還有各地的妖孽;另一方面,也是他們手裡握著兵馬,“兵強馬壯者為天子”,這可是他父親趙匡胤說的!
但是在王用之的密奏裡,馬德音,這個後楚宗室,卻提供了一個讓文人也能獲得殺人術的方法,這就是希望!
呂端學習之後的神異,王用之可是一筆一筆都記在密奏裡,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能打死兇悍的母夜叉,更別提宗師級別的馬德音了,那就是神靈一般的威勢。
而且他們對付婺州節度的方式,也很有參考性,不像寇準設鴻門宴那樣不可複製。
只要佔著道理,就可以放心動手,不必忌憚反彈。先調集精銳幹掉主將和親兵,而後殺幾個指揮使的腦袋來祭旗,剩下計程車卒自然就俯首帖耳,不敢為亂,從私軍變成了官軍。
而且,如何處理剩下士卒,王用之密奏裡也給出了意見:他們三人一致認為,這些手裡沾染百姓鮮血計程車卒不能在駐守內地,應當派去邊境送死,廢物利用。
而且呂端和馬德音還分別給出了更進一步的意見。呂端提出了更戍法,這個他父親曾經想過但沒實施的方法。把內地的藩鎮一家家掃光,剩下的兵將派往邊境,再從邊境調兵回來,清洗之後編練為禁軍。
在邊境的兵,因為要抗擊邪魔,需要軍民同心,無論是手上還是心裡,都要乾淨不少。
而馬德音則提議聚攏士子為修士,組成一支讀書人的隊伍,一方面提高文人的話語權,一方面,這些善養浩然正氣計程車子對於邪魔的殺傷力,也更強。
“只是——”趙德芳沉吟了一下,王用之奏章透露的資訊讓他有些猶豫,該不該把馬德音招入京來——王用之可說了,馬德音有撒豆成兵之術,揮手便有五百甲士。
“猶豫個屁!”趙德芳發了狠,露出年輕人的傲氣來,“等到我那個好叔叔發難,就不是五百甲士的事了,而是傾向於他的三十萬大軍。”
就在趙德芳思考的時候,在一旁等候命令的王繼恩眼裡閃出一點寒芒,露出不易被人察覺的狠厲來。
他還是被人察覺到了,被那個送信的小黃門。
喜歡我在諸天修史書請大家收藏:()我在諸天修史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