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王知州還有這一手?”馬德音看著往北門趕去的王知州,挑了挑眉毛。
呂端先是平復了一下胸中鼓盪的浩然正氣,收了擊賊笏和出師表,才回答道:“本官在七品以上,能做百里侯的文官都知道。”
“也就是進士?”
“制科、諸科、蔭補、舉薦,只要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上千士人,都知道。”
馬德音來了興致,看來是這一方官印、一塊驚堂是這個世界儒門開發出來的技巧,“什麼原理——有何依據?”
“印綬乃官信,驚堂乃官威,兩相合乃為官之威信,可辟邪魔惡鬼。”
“能起多大作用?”
“不好說,小弟倒是沒用過,”呂端搖了搖頭,“不過與士人胸中的浩然正氣有關,我聽寇平仲說,山東有一知縣遭了狐祟,這一手用出來也不見成效——其人貪鄙殘民,浩然正氣早就消磨乾淨了。”
“那我去助他一助,你來收拾手尾,”馬德音撇了一眼婺州節度,他正帶著幾十個殘餘的親兵苦苦支撐,“一會還要去料理城外的九千兵馬,要快。”
“馬兄這力士如何指使?”
“殺了婺州節度,其自然散去。”
在呂端的指揮下,捕快、軍巡已經圍住了節度府,而那六個女鬼,也逼近了這裡。
王知州捏著一木一石,心裡也沒底,這個法術他也沒用過,但是在僚屬面前卻不能露怯,眼見得那幾個女鬼似沒看到他們一樣飄然而過,王知州髯須抖動,開始唸誦文章。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
是韓愈的《原道》。
儒生養正氣,孔門弟子用五經,荀孟以下大多用本門典籍《荀子》、《孟子》,而等韓愈出山之後,《原道》就成了培養正氣的篇目法門,一直到文丞相做《正氣歌》,用《原道》養氣的才消失不見。
捕快、軍巡們拿著鐵尺、鐵鎖、刀槍弓弩逼近了那幾個女子,被她們只一拂袖,就昏倒了七八個,剩下幾個是未娶妻的小子,陽氣重。
那些女鬼腳步不停,徑直往人身上撞,那些火力旺的捕快吃這一撞,都呆愣在原地,臉上不是現出驚恐之容,就是面露痴漢笑,明顯中了女鬼們的幻術。
王知州口中頌先賢文章,兩手的動作也不慢,等他覺得浩然正氣調動的差不多了,把官印與驚堂一磕,發出一聲悶響。
不時木頭與木頭相撞的清脆,也不是金鐵交集的尖銳,而是沉悶的響聲,在鬧市之中幾乎聽不到。
但這一聲響過後,幾個女鬼面露驚色,急匆匆後退,有一個甚至打了個趔趄,手上的油紙傘偏了一點,露了一點日光下來,頓時發出悽慘的叫聲,被陽光照化了半個身子。
“這廝們怕日頭!”王知州那個蠢幕僚驚喜的叫道。
“還用你說!”王知州惡狠狠地說著,“要不你去把她們手上紙傘拿開?”
有這份鬼手奪傘的本事,直接殺掉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