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太皇太后立刻提起了精神。
賀卿道,“排解心事,這個要慢慢來,急不得。倒是另一件事,我覺得可以立刻安排。——太后娘娘身邊也沒幾個可靠人,太皇太后怎麼不撥一些人過去?”
“哀家身邊的人,怕她用不慣,反倒總要提著心,生怕說錯做錯。她一個孕婦,總是如此,哪裡能寬心?”太皇太后說著,又問,“可是那邊有什麼問題?”
否則賀卿不會特意提起。
賀卿道,“太后娘娘性子太好,難免壓服不住下頭的人。這時候叫她為這些煩心,反倒不妥。”
“那依你之見呢?”太皇太后問。
賀卿將手中的茶盞擱在桌上,微笑道,“依我之見,您若是捨得,不如將邱姑姑派過去,叫她照看太后娘娘一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皇太后和邱姑姑聞言俱是一愣,對視一眼,都有些拿不定主意,“這……”
“我知道邱姑姑是娘娘身邊得力的人,但也正是如此,才顯得您對太后娘娘看重不是?有邱姑姑照看著,那牛鬼蛇神自然就都老實了。這般用心,太后娘娘看在眼裡,將來無論是她自己還是小龍子,自然只會與您親近。”
太皇太后聞言,不由微微一驚,繼而醒悟過來。
賀卿這番話,固然是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變相的提醒她:朝堂雖然重要,但張太后和她肚子裡的孩子更重要。
這孩子不是生下來就完了,還要看顧著他長大,將大楚江山交付到他手裡。孩子都離不得娘,若張太后對她一味畏懼,孩子必然也受到影響。若是與自己不親,她辛辛苦苦折騰了這麼多,又是為了什麼?
張太后是個柔弱的性子,也沒主見,朝堂上的事說不上話,要籠絡住她很容易,也不會有任何壞處。
想通了這一點,她不由拍了拍賀卿的放在桌上的手,感嘆道,“這一陣子忙得很,顧前不顧後的,許多事情難免疏忽。好在有你提醒,否則哀家真是……”
她頓了頓,拍板道,“那邱姑姑明兒就收拾東西去坤華宮伺候吧。太后和小皇子身份緊要,不可疏忽。”
“是。”邱姑姑連忙點頭應了。
她雖然不想離開太皇太后身邊,但那也是因為怕從此失去了寵眷。可跟著太后和小皇子,也是為太皇太后辦事,而且是要事,自然不必擔憂會被忽視。何況……
說句大不敬的話,太皇太后如今是這後宮之主,手握著開國以來後宮女子從未有過的權柄。但說到底,這些權柄將來終究是要交還給小皇帝的,她去伺候那位主子,將來的前程說不得會更好。
太皇太后出手,自然不會只去一個邱姑姑,第二日賀卿到坤華宮去時,便見這裡遍地都擺滿了東西,是太皇太后才著人送來的。邱姑姑領著幾個宮人正在清點整理,張太后坐在一旁看著,臉上的表情還算放鬆,顯然邱姑姑的手段不凡。
而那個抱香已經被擠到了角落裡,安安靜靜的,不仔細看都找不見人。
一見她,張太后便站了起來,面上帶出幾分親近之色,“真師快請坐,我方才正與邱姑姑說起您呢。”
因此鬧出的笑話,寫出來估計能湊夠一本《世說新語》。
在後世,這些都是學者們津津樂道的內容,彷彿從這樣的少年時代,便可窺見他身上能夠成為聖人的某些特質。
而在這些故事裡,顧錚也的確觀察到了許多自然界的現象,並且總結出了一些規律和理論。只是即便他是個天才,研究這種東西也是為世人所不認同的。沒有人指導和交流,他弄出來的東西也就對錯參半、似是而非,沒有任何用處。
本來顧錚只將之當做自己的小興趣,也不在意是否能有什麼結果。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的生活中突然遭逢鉅變,親人相繼故去。在這種生離死別帶來的震動與創傷之中,顧錚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之後在翰林院蟄伏數年,遍閱儒家經典著作,更令他從一個唯物主義者變成了唯心主義者,從一個自然科學研究者變成了一個哲學家、思想家。
然後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走了下去。
喜歡長公主不想死請大家收藏:()長公主不想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