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滅。
賀垣,史稱——末帝。
這樣的結局實在是太慘烈了,遠遠超出了賀卿的承受能力。所以她雖然已經打定了明哲保身的主意,但還是忍不住來提醒林太后。
誰都好,就是不能選這個狼子野心、忘恩負義的中山王!
倒不是她多有忠君愛國之心,也不是她捨不得長公主的尊位……只是,跟個人比起來,萬里江山太大太沉重,賀卿下意識的就不想讓這個皇朝結束得像自己一樣可笑,簡直毫無尊嚴。
這是浩浩歷史長河帶給她的一點淺薄的念頭。
這莫名的情緒壓在她身上,讓她輾轉反側,最後還是站了出來。
賀卿恍惚間,林太后已經有了決斷。大楚江山固然重要,但十幾年了都好好的,等閒也不至於會出事。倒是她自己,坐在皇位上的不是她的丈夫和兒子,而是個陌生人,又不需要依靠她,那她還憑什麼保持如今的身份地位呢?
“好孩子,若非你提醒,哀家就要犯錯了。”她握了握賀卿的手,“只是孩子年齡太小,又怕站不住。”
大的怕養不熟,她索性琢磨起抱個嬰兒回來養活的可能了。自己帶在身邊養大的,總歸更親近。而且前頭這十幾年皇帝不能親政,萬事便要依靠她這個太皇太后。
“也不必選太小的。”賀卿道,“六七歲就很好,知道輕重,又自己做不得主,須得有人依靠。”
林太后遲疑道,“六七歲已記事了,是否會與哀家不親近?”
“他是皇帝,身世是掩不住的。與其瞞著,倒不如光明正大。”賀卿道,“最好是選那父母雙全的。他們為了避嫌,反而不敢親近,才更顯得您和善。也免得皇帝長大了,要追封生身父母和先祖。人活著,他總不可能迎回宮裡當太上皇。”
賀卿如今頗有點兒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意思,防範得十分嚴密。倒是林太后一時沒想到這裡,此刻一個激靈,不由想起中山王賀垣來。那孩子就是家裡什麼人都沒了的,焉知將來不會這麼辦?
到那時她該如何自處?
心底最後一絲猶豫盡去,她點頭道,“難為你考慮得周全,我這一陣子精神不濟,竟是半點都不曾想到。”
“娘娘日理萬機,自然顧不得這些瑣事。”賀卿自謙道。
一番交談下來,林太后對待賀卿的態度顯然多了幾分真的親熱。想著賀卿見事明白,以後在宮裡少不得互相扶持,便道,“往後你得了空,千萬多往我這裡來。咱們說說話,做個伴兒。今日還有事,我就不留你了。”
賀卿知道她是要重新謀劃新君之事,自覺的站起身,對著林太后一禮,才終於掀開了自己真正的底牌:“其實外頭帶回來的,再好也不如自己家的。我記得大行皇帝雖然沒有正經妃嬪,身邊卻也有幾個伺候的人。太后娘娘從外頭挑人之前,何不先讓太醫給她們診個脈?”
靈魂並不能夠感覺到痛苦和疲憊,所以賀卿還在走。這條路彷彿沒有盡頭,而在這樣機械的行走之中,過往的事一幀一幀從眼前閃過,又漸漸模糊淡去。
她本該是金枝玉葉、天之驕女。
然而生不逢時。生母是低位嬪妃,生她時難產而亡,降生後不久父皇惠帝又一病不起,第二年便駕鶴西去。政權更迭,宮中朝中一片哀聲,一位未長成的公主,自是順理成章被人遺忘。
皇兄繼位後驕奢淫逸,昏庸無道,只知取樂而不知治國,荒廢朝政,以致前朝後宮皆為閹豎奸宦把持,賀卿空有長公主的身份,卻根本沒有與身份相匹配的地位,被身邊嬤嬤們拿捏著,毫無主見。
到了十六歲上,兄長靈帝駕崩。十四歲的侄兒御極登基,只在御座上坐了短短兩年,便從馬背上摔落,猝然駕崩,是為獻帝。獻帝無子,前朝後宮為繼立新帝吵得不可開交。其後新帝即位,大肆清洗後宮朝堂。賀卿這個歷經四朝的大長公主,孝期一滿便被隨意嫁了出去。
在當時賀卿以為這是迎來了新生,卻不料是踏入地獄的第一步。
皇帝不在意她,宮中那些內侍宮娥自然也是敷衍的多。負責為她挑選駙馬的大太監何不平收了銀子,竟是裡應外合欺上瞞下,將她配給了一個將死的癆病鬼。
用帝王家金枝玉葉來沖喜,只怕古往今來,再不會有比這更荒唐的笑話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騙婚都敢騙到皇室來的,果然也不是普通人家,膽子大到常人不敢想象——洞房夜新郎嘔血而亡,她的公公婆婆和幾個小叔子合起夥兒來,就在新房之中將她勒死了,給那個短命鬼陪葬。
可憐、可笑、可嘆。
賀卿覺得,自己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倒黴的公主,簡直丟了所有同仁的臉。生而默默無聞,死得屈辱萬分。
這一段段記憶在腦海中飛快掠過,又很快模糊遠去,賀卿在黑暗之中長途跋涉,漸漸滋生出了幾分不知從何而來的執念,在腦海中沉浮起落,匯聚成一個個單薄的念頭。
恨嗎?恨的。
怨嗎?當然。
想……活著嗎?
我想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