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讀顫抖的拿著另一疊紙頁,臉帶難堪之色,遞了出來,“這裡還有。”
眾人接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譚通當眾朗讀。
越是讀到後面,這位譚通越是激動。
眾東宮屬官們,也是激動無比。
待他們激動過後,太子右庶子感嘆一聲,“步縣伯大才,大才啊。此二書通讀之下,最適幼童蒙學。書中道理淺顯易懂,只要稍稍講讀,幼童必能記住。”
“大人,此二書真是步青甲所作?”有人懷疑。
太子右庶子看向懷疑之人,微微嘆了口氣,拿著這二疊紙頁,直接走了。
留下一眾東宮屬官們面面相覷。
他們並不知道。
步青甲當初被趙柘親審之時,道出了步青甲曾經所使用過的化名,李慕白。
知道步青甲化名的,也只有這位太子左庶子譚通了。
不多時。
譚通請見皇帝后,見到了趙柘,“陛下,臣有二書想請陛下一觀。”
“何書?”趙柘不明所以,以為是譚通所著的書。
當這位太子左庶子譚通請見自己之時,趙柘還以為是步青甲上任惹了什麼麻煩,或者步青甲又揍了自己兒子呢。
怎麼突然說起了書來了呢?趙柘實在不解情況。
譚通呈上了兩疊紙頁。
趙柘觀過之後,並未覺得有什麼特別,“這二書讀起來淺顯易懂,到是適合蒙學。怎麼?難道你想讓太子讀這二書?”
趙柘為皇子時,本就不學無術,最討厭的,莫過於讀書了。
即便有屬官教,有先生考,可每每都是吃鴨蛋。
為此,趙柘可沒少受他父皇的打。
自然而然,出自步青甲的這兩本書,在趙柘眼中,並無奇怪之處。
“陛下,此二書乃是步右庶子所寫。觀我皇朝數萬書籍,臣從未見過這二書。今步右庶子上任伊始,就曾言,太子殿下幼小,讀四書五經不易懂其中道理,故說要讓太子殿下以蒙學為好。而不久後,步右庶子突然拿出這二書,交由侍讀,臣觀之,大為震驚。陛下,步右庶子能作此等書,乃是我皇朝之幸,更是我儒家之幸也。”譚通激動的稟道。
趙柘聽後,看了看後,又看向譚通。
不過,趙柘的心中,卻是在思索考慮。
須臾,“你先抄送一份送來。明日朝議之時,由你上奏此事。”
“是,陛下。”譚通躬身告退。
譚通離去後,趙柘也沒閒著,差了人,去請李仲。
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