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現在,一家人在京都,是北方,那得按照北方分商品糧的標準來做。
除了南北的詫異以外,還有年紀,工作之類的詫異。
像特殊重體力勞動者,重體力勞動者,以及輕體力勞動者每個月領到的商品糧肯定是不一樣的。
乾的體力活兒越重,每個月領到的商品糧越多。
機關團體工作者,學生之類的,每個月領的商品糧要更少一點。
還有年紀越小,吃的越少,領的商品糧自然也就越少。
不過像蘇慶華這種,特殊單位人才,國家會有補貼,每個月領到的商品糧要來的多一點。
他每個月領到的標準,是一個月四十斤糧。
林薇和三個孩子,都沒有工作,只能按照一般居民來算。
而一般居民和十週歲以上兒童每個月領到的商品糧標準,大概是24到28.5斤。
而六週歲以上但是不滿十週歲的兒童,每個月是18到23斤。
三週歲以上但是不滿六週歲的兒童,每個月是12到17斤的標準。
不滿三週歲的兒童,每個月是6到11斤的標準。
商品糧管理這邊的工作人員,給林薇定的是每個月二十六斤的商品糧標準。
大寶和二寶都滿六週歲了,所以,每個月二十斤。
三寶年紀小一些,糧食也領的少一點,每個月只有十六斤的商品糧可以領。
不過一家人加在一塊兒,一個月下來,也得有個一百二十二斤的口糧了。
這些口糧,是一共加一起的,有粗糧,有細糧。
聽著雖然多,但是他們家一個個都是吃貨,這點糧食其實是不夠吃的。
還好,蘇慶華現在在擔心工作,還能包兩頓飯,要是在家吃飯,那就更不夠吃的。
喜歡年代辣媳有空間,帶著三寶去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辣媳有空間,帶著三寶去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