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眯的眼睛,享受的神色,一時間,看得蕭何和曹參都有些哭笑不得。
這時,蕭何激動的放下手中的竹簡,著急的問道:“大人,真的可以製作出這種可以書寫的東西嗎?”
“當然,你要相信科學的力量,在我們家鄉有位偉大的偉人曾經說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個造紙術雖然還未現世,可是你們應該相信我才對!”
“科技?這是什麼東西,竟然能夠如此厲害?”蕭何有些迷茫的問道,這個大人什麼都好,就是時不時的蹦出一兩個他聽沒聽過的詞語,可是,已經他講解,又發現這個詞卻是用得十分精準講究。
若是扶蘇知道蕭何也有這種想法的話,肯定會引以為知己,太貼切了。
當然了,林蕭自然是不知道他們心中的想法,儘管他已經儘量避免新文化的出現,可是還是時不時地蹦出一兩個。
這時,林蕭苦笑道:“科技,可以這麼理解,就是一種比較先進,比較高階的知識,是經過前人不斷地努力創作,後人加以改善而得到的最佳方式!當然,你們不用理解,只要知道這個辦法可行就是了!”
歷史記載,造紙術是由東漢蔡倫改進的,成品也叫作蔡倫紙,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無數的先行者們已經制造出了紙,據說最早是由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也表明了中國古代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係。
只不過因為是蔡倫改進的方法,這才將造紙術和蔡倫這個名字聯絡在一起。
就連中學時代的歷史課本上都只是介紹了蔡倫的名字。
“太好了,如果真的能夠成功,這可是要青史留名的,千百年後,人們只要提起造紙術,必定會將大人的名字記起,下官恭賀大人!”蕭何激動不已的說道。
雖然對這個‘科技’只是一知半解,但是這不妨礙他對林蕭的佩服。
聞言,林蕭笑了,被古代牛人信服的滋味,還挺不錯的。不過,他知道就算是講真相講出來,也沒有人會相信,所以,只要能夠推進社會有幫助,文抄公也好,頂替別的發明家也罷,只能是心裡默默的說聲對不起就得了。
“好了,既然蕭郡丞覺得不錯,那就去實施,至於曹總管這裡,恐怕還得等等,畢竟現在的遼東郡,可經不起徵兵。
“諾,下官明白!”二人恭敬的回答道。
就這樣,時間流逝,轉眼間三個月就過去了,而林蕭在蕭何和曹參的幫助下,直接當了幾個月的甩手掌櫃。
這時,在書房之中,林蕭愜意的說道:“果然,有個內政人才,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兒!”
第二更,求支援,求打賞,求推薦票,求收藏,總之,各種求了。
(本章完)
喜歡秦末風雨請大家收藏:()秦末風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