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九章伊始
康熙五十年宮裡頭沒幾天輕鬆日子,便是二十一皇子和二十二的降生也沒讓宮裡的氣氛變得喜慶多少。
一則良妃娘娘剛去了,二則宮裡的老爺子康熙不再宮裡頭,帶著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祐、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固山貝子胤禵、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皇十七子胤禮一起去了安奉殿、孝陵。
康熙五十一年,除了知道歷史走向的胤祹,那些浸淫朝堂的元老們也覺得頗不太平。
康熙五十年十月左都御史趙申喬根據《南山集》參奏戴名世,而立下的南山集案,康熙五十一年正月刑部上摺子給康熙刑部對此案的判決。
刑部上書道:“查戴名世書內,將本朝年號削除,寫入永曆年號,乃大逆罪,照例凌遲處死;其第戴世平斬絕;其祖、父、子孫兄弟,伯叔父兄弟及子,俱斬,女眷、15歲一下子孫皆給功臣為奴。”。由於戴名世的《與餘生書》談到了方孝標的《黔滇紀聞》,因而此案又牽扯到了方孝標,以及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刻《南山集》的龍雲鄂等全部受到牽連,
胤祹是知道這事兒的,作為一個聽著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都能接受自己變成滿人的胤祹來說,這實在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對於土生土長的康熙及諸皇子來說,這事兒不知道便罷了,既然知道了,又被人在朝堂之上揭發出來,這事兒若是任其發展而不有所作為,便成了動搖國之根本的大事兒。
胤祹作為皇子是不可能對戴名世等人有所作為,可以對於眼神如此“毒辣”的趙申喬卻是沒什麼好感。
作為皇帝手裡的一把刀的左都御史,你好好的督察官員的作風問題,你這是得把人家的著書讀了多少遍,一個字一個字的掰扯開,才能找出人這書裡的謀反之心來啊。
雖說這御史都是孤臣,可是坐到他這一份上,也算是絕了,在胤祹看來,這人便是康熙都不怎麼待見的,要不然怎麼他屁股底下的官位也沒挪一下?
當然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內幕,這是比較敏感的一年,他收束好了自己的觸角,很明智的沒有去多查,
二月胤祹暗搓搓的在心裡堅定的認為是跟胤禛出去渡假,其實就是跟著康熙做小跟班,鞍前馬後的出了趟公差,雖然過程就是那個樣,但是在胤祹看來,這比老憋在京裡,出來透透風還是不錯的。這犯人還能定期出去放風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有些人老想著謀反,這都是被憋出來的啊。
回來之後老爺子就頒下“承平日久,生齒日繁。嗣後滋生戶口,毋庸更出丁錢,即以本年丁數為定額,著為令。”即“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
一下子歌功頌德的摺子都大清朝的各個地方飛向了紫禁城康熙的案前。
胤祹這幾天上朝,感覺老爺子心情不錯,臉上的褶子都深了幾分,不過這是好事,胤禛因著身在戶部,其中出力不少,胤祹自然也是隨著兄弟們,好好表達了一番父皇是多麼的英明神武,兒子們是多麼的仰望濡慕。
只是這朝堂上的氛圍剛剛輕鬆了沒幾天,江蘇巡撫張伯行的一道摺子便將這粉飾太平的一切打碎了。
喜歡九龍奪嫡之胤祹請大家收藏:()九龍奪嫡之胤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