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祹知道他好奇,便三言兩語把昨晚的事兒跟他說明白了,末了還瞅了一眼有點尷尬的十三。聽著那邊漸近的腳步聲,胤祹才把到了嘴邊的話咽回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曹顒捧著一個不大的盒子,想著昨晚父親的囑託,有些忐忑的低頭跟著領路的公公進了院門,瞄一眼前面就見一坐一立兩個便服男子,但在腰間卻是都繫著黃帶子的,加上昨晚也遠遠的見過,知道就是十二、十三兩位阿哥了,連忙跪下道:“奴才曹顒給二位阿哥請安。”
“免了,可是有什麼事兒?”胤祹抬手讓他起來。
曹顒看看坐在那裡的十三阿哥,有看著一臉淡然的十二阿哥,知道應該是不用避諱,便起身直言道:“昨兒晚上擾了阿哥,今兒特來賠罪了。”
十三自是看到他剛才的目光了,暗暗點頭,不過這裡是他十二哥的院子,他聽著就好。
胤祹坐到另一張藤椅上,端起茶壺另倒了一杯,慢慢撮口笑笑道:“那裡就用的著賠罪了,賈六,看座。”
也不等賈六過去,隨行的小太監很是有眼色的搬了一把春凳過來。
曹顒記得昨晚老祖宗的話推辭了幾番,看著那個坐著的十三阿哥面色微沉,才坐下了,只是到底眼前倆阿哥,那屁股只坐了半邊。
胤祹、胤祥對視一眼,心裡都想,還不如不坐呢,這曹寅教出的孩子看著也是個謹慎的。
坐定之後曹顒才道:“知道十二阿哥熟讀佛經,想來這個佛雕是喜歡的。”說著便有起身把手裡的盒子遞到上前的賈六手裡頭。
胤祥在邊上聽著這句,剛喝的茶水差點噴出來,只是人前他阿哥的威儀還是要保持的,憋得那臉都紅了。
胤祹也是哭笑不得,難不成他從小住在大佛堂,自己就“善名”遠播到江南了?不過他心裡頭有了打算,便也沒接拒絕,隨後又問了幾句那孫氏的身體,便讓他回去了。
等人一走,胤祥便咳了起來,半響才順口氣,看著已經開啟的盒子,一陣陣檀香散發出來。
胤祹一眼看去就知道這怕是曹寅的注意。不過他正想搭上這條線,正好省了他想辦法了。
這個檀木佛雕,通體紫黑,雕刻細膩,頭上的肉髻都可見紋理,打磨光滑,胤祹掂掂這個半尺多高的佛雕,心裡突然就有了注意,在拾起盒子底下的一串手串。拿在手裡看看刻了同那尊佛像一樣的菩提子顆顆都是上品的,這臉上的就笑開了。
這模樣落在胤祥眼裡就納悶了,沒聽說他十二哥喜歡這些個東西啊?
胤祹看著十三疑惑的目光也沒立馬解釋,把東西放回到盒子裡,讓賈六小心收了。
這才坐好端著茶水道:“沒嗆著?哥哥我就不能喜歡這個?”看著十三依舊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樣兒,胤祹也不賣關子,道:“我不喜歡,可是有人喜歡啊。”
胤祹看著他恍然的樣子,也沒把心裡的打算說出來,畢竟還不知道行不行的通呢。
不管曹顒回去怎麼和曹寅說的,胤祹反正是鬆了口氣,再看這園子覺得順眼了不少。
一連幾日康熙在行宮接見了幾波來朝的官員,賞賜了不少的匾額、字畫、香緞、銀錢,看的胤祹也是眼熱不已。
四月二十七,康熙從江寧府啟行,闔府百姓送行。於二十八在高資港登舟,再次進駐江天寺行宮。
待了幾日,又賞賜了隨行的大學士、前來朝見等人御書、銀錢等,御駕起行於閏四月的時候便到了御舟泊清口。初九登陸,康熙巡幸高家堰,遍閱河堤。河道總督張鵬翮和相關的官員自是隨行,胤祹三人也是侍駕在旁。
康熙邊走邊道:“康熙四十二年,朕臨閱高家堰時,你奏石堤可於八九月告成,今已三年尚未完工,萬一大水驟至,憑此草埽,怎能御之。”張鵬翮也不驚慌,奏道:“必能保固,斷然無害。”
康熙一聽樂了,看著他自信滿滿的表情道:“草埽皆已經過二三年了,腐爛沉塌甚多,突然遇到大水,事難預料,如不謹慎修築,被水沖決,枉費錢糧。你須日夜謹守防護,治河莫過於得人,觀你所用之人,每多有失,你們惟見清口水流出,即以為成功,不思防禦。倘高家偃、六壩之水氾濫,則清水力弱,而黃水必復致倒灌,高家堰至關重要,宜謹慎從事,不宜疏忽。”
胤祹想著前陣子山安同知佟世祿參他的摺子,在邊上都替他擔心,但看著他依舊是面不改色,不管四周的唏噓聲,兀自點頭稱是,都有些佩服這個人了,不過對康熙的博學也是歎服。
一連數日康熙視察沿途河工,每到一處堤壩,康熙便能提出中肯的建議。自然那些慣會“拍龍屁”也是跟著拍了一路。聽的胤祹和十三不時的用讚歎的目光膜拜著這些文士們。
直到二十一,康熙諭河道總督張鵬翮:“河工關係緊要。朕閱視已畢。爾即自此回任。至河標兵丁、多而無用。著留一千名。其餘一千六十一名俱裁去。”這次南巡基本算畫上句號了。
二十二,康熙御舟北上,看著這越來越熟悉的建築,胤祹心裡湧動起來,當二十七到達在河西務登陸,胤祹雙腳踏上這片土地時,心裡的那份感覺越來越清晰,飛身上馬,康熙鑾駕一路往南苑行去。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就算是埋下的伏筆了,馬上二人就相見了~~~~~~~~~
喜歡九龍奪嫡之胤祹請大家收藏:()九龍奪嫡之胤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