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第五次南巡三)大行宮
一路走走停停,四月二十一,聖駕登陸,幸江寧府城外龍潭地方。二十二,午時入城,闔郡文武官員及紳衿軍民等,沿途數萬,夾道相迎聖駕。
按照慣例,康熙在曹寅和江南各級官員的陪同下,依舊入住曹家的織造府的大行宮。
大隊越是往前行進,胤祹越是激動。
前世裡一部《紅樓夢》成就了多少人的金飯碗?讓多少紅學大師沉醉其中?不管是從商業上還是學術上講,這都是一部曠世大作。那裡面涉及到的東西太過廣泛,從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國家政治都一一講來。
雖說是那裡面描述“賈府”裡的生活太奢靡了些,可是相傳這織造府的那座行宮便是那“大觀園”的原型,那裡面的奢華還是讓胤祹一直便有種親自去看上一眼的衝動。
如今好容易託皇太后的福,讓自己跟著康熙南下,今兒便能夠入住這裡親身體驗一回,他那裡能不激動?
織造府正門大開,康熙的鑾駕一路行進。
這織造府前面依舊是衙門,曹寅的書房也設在前面,這後頭便是私院了。
眾人一路到了前院正堂的大殿,也是康熙數次南巡後接待覲見官員的地方。
隨行的宜妃、密貴人自然是去了內院,接受命婦後眷的拜見;胤祹等則是隨康熙在前院接見江寧的各級官員和那些官員子弟。
等著眾人對康熙“三跪九叩”,對太子“二跪六叩”之後,康熙便開口問詢了些瑣事,倒也沒有涉及政事。
邊上的胤祹看著一個官員得康熙關心了一句飯食如何,牙口怎麼樣就激動的老淚橫流了。這讓胤祹實在是無語,到底是現在的各種觀點在他心裡頭的烙印太身,再說是在尚書房長大,那裡面的教育多少和外面的官學所教有出入,對著這些個從小便是“君權神授”、“君叫臣死臣不得”等各種儒家思想的想法實在是不能真正的體會。
不過對著康熙對人心的把握胤祹還是佩服的很。只是瞄眼在邊上的一派天家風範的胤礽,胤祹不由的想,怎麼這麼些年,他就沒有發現太子對他的那份心思?
除了曹寅這個地主,待眾官員退下之後,官員子弟便呼啦啦進來了,倒也是按照自己父輩的文武品級跪下行禮,高呼萬歲。
康熙倒是掛著笑模樣兒,免了禮,笑著問著他們的學問,都讀了什麼書,看的邊上的胤祹、胤祥倆兄弟牙疼不已,互相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都看出來往事不堪回首的感嘆。
胤祹暗自嘆氣,想著當年自己在尚書房的“悲慘生活”,那時候可是少見康熙的笑模樣啊,也沒見他問這麼簡單的問題,雖說是沒被罰著打板子,可是那抄書可是不知道抄了多少了。
正在胡思亂想的胤祹突然就聽著康熙道:“棟亭啊,怎麼不見你府上那曹顒?”
曹寅一聽心裡一驚,連忙跪下:“回萬歲爺的話,奴才那劣子卻是病倒了,怕辱了聖嚴,過了病氣奴才便沒讓他出來見駕,還望萬歲爺”
“唉?起來,朕有不是要歸罪與你,只是想起那年來看著他那粉雕玉琢的模樣兒倒是讓朕想起小十六來了,朕記得他兩人可是歲數當?,唔,這名兒還是朕賜下的吶。”康熙打斷他後面的話,眯眼看著跪下的誠惶誠恐的曹寅,想起年輕時的相處,心下微微黯然,只是人多眼雜也只得擺手讓他起來。
這話落在胤祹耳裡,感嘆康熙對曹家的榮寵正隆之餘,想著這個字的意思卻是又生出些別的想法。這個字是出自《易·觀》裡的一句“有孚顒若”,大意就是溫和肅敬、舉止威嚴有度的意思。不過這字還有哥意思是“仰望、恭敬”的意思,是在暗示曹家以後都要忠心事主,不得二心?
曹寅低頭站好,嘴裡恭謹的道:“萬歲爺竟還記得劣子年歲,奴才代他謝萬歲眷顧了。”
看著他這樣子康熙也有些意興闌珊,示意梁九宮讓眾人都退了,徑自往後院行宮而去。
曹寅自小便是善於察言觀色的,自然是看出康熙的不虞,只是不說這江南水深,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他又怎麼好表現出與帝王太過親密?就說這些年的一干老臣那個獲罪之後沒有一條是“恃寵而驕”?這些年這迎駕的窟窿越來越大,可是卻是有苦自知,而老太君的身體也不知道還能撐上幾年,若是現在挑明瞭,輕了怕是一個“辦事不利”的帽子,重了......